涨姿势古代中秋怎么过闪电新闻

2023/4/4 来源:不详

中秋节古代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古代中秋节过法:

1.北宋

中秋节前,大小酒家都重新装点一番店面,用绸缎搭建彩楼,花团锦簇,挑出醉仙酒旗,开始卖新酒。人们纷纷来到酒家痛饮,到中秋节下午,酒都卖光了,酒家便扯下酒旗。这时节,正是螃蟹刚刚上市,还有石榴、榅勃、梨、枣、栗、葡萄、染色的橙子这些新鲜果品。中秋夜,富贵人家在装饰华美的台榭赏月,一般人家则赶去酒楼占好位子。四下音乐声鼎沸,离皇宫近的居民,夜深还能听到远远传来笙竽之声,宛若云外。平民街巷里,儿童嬉戏通宵,热热闹闹的夜市,一直开到天亮。

——译自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南宋

中秋夜里,皇宫中有赏月游园,比如倚桂阁、秋晖堂、碧岑,都是临时由皇帝下旨安排。一直到夜深,宫中的音乐还飘传到宫外。御街上的绒线铺、蜜煎铺、香铺,纷纷摆出货物,争多比好,这还有一个说法,叫“养眼”。灯烛华灿,一直到天光才消停。这夜里,浙江还有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的风俗,数十万盏小水灯浮满水面,烂如繁星,十分壮观。有人说这是迎合江神的喜好,不仅仅是图个好看。

——译自南宋·吴自牧《梦粱录》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一天是秋季三个月恰好过了一半,所以叫“中秋”。中秋夜里,月色比平时更加明亮,又叫“月夕”,正是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无不登上高楼,在栏杆边赏月;或者聚集在宽阔的平台上,山珍海味,仙乐飘飘,痛饮高歌,一玩就是个通宵。而一般人家,也来到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就图过好一个佳节。即使是十分贫困的人们,甚至宁愿把衣服典当了换酒喝,勉强作乐,不肯虚度。这一夜天街的市场一直开到天亮,玩月的游人比肩接踵,一整晚不绝,反正京城里,这一晚是不实行宵禁的。

临安的风俗十分奢侈,每一日都少不了吃喝玩乐。西有美丽的西湖,东有壮观的江潮,都是最好的景观。每年八月,潮水就比平时大很多,京城人从十一日起,就开始有人去观潮。到十六、十八日则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二十日以后人稍少。十八日是因为元帅出郊,演习水军,从庙子头直到六和塔,附近人家的楼屋,全被高官贵戚租来作看位观潮。   

——译自南宋·周密《武林旧事》 

3.明

八月十五祭月,所用的果饼都要是圆形的,切瓜要切成错落的一瓣瓣,好像莲花一样。纸铺子卖有月光纸,绘满了月亮的造型,还有坐在莲花宝座上的月光徧照菩萨。花枝下有明月和桂殿,玉兔站立着,手持石杵捣药。月光纸小的三寸,大的过一丈,制作精美,金壁缤纷。家里在月亮出来的方向设置月光位,人们拜月,焚烧月光纸,然后撤去供品,分给每一位家人。亲戚之间还要相互馈赠月饼和果品,大的月饼直径有两尺。若是妻子回娘家的,在这一天一定要回婆家,因为这一天是团圆节。

——译自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