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金石教育影视人生大事点映开分97
2024/10/6 来源:不详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www.bdfzkyy.com/m/
6月24日,电影《人生大事》全国上映,此前这部影片点映在各大平台相继开分,淘票票和猫眼评分均高达9.7,创下淘票票过去三年剧情片、家庭片点映评分记录,收获了大家许多好评。
不少观众表示:
“烟火气十,多元文化融合,对味了这个多变的时代”;
“看完有种莫名其妙被治愈的感觉,鸡毛蒜皮鸡飞狗跳,市井琐碎的生活总是被希望的星星点亮”;
“轻松愉快,不失深度,老少皆宜”。
......
故事是国内少见的殡葬题材,讲述了殡葬师莫三妹(朱一龙饰以下简称三哥)在刑满释放不久后的一次出殡过程中,遇到了孤儿武小文,小文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三哥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他对职业、亲情和生活的认识与态度。
虽然这部电影是以殡葬为切入,但却包含了大量关于人生的思考,看似讲的是死,其实讲的是生:
1
关于生与死的选择难题,
从来没有对与错
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死亡,一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在过去还有守孝、守灵等民间习俗,父母死后必须居住在家,断绝娱乐和交际,以示哀思。但现在,家属为忙活“更重要的事情”而草草处理丧事的场景已不稀奇。
家里的老母亲突然去世,需要有人操持一场葬礼,好好收殓、下葬;
同时,家里的孩子面临一个重要的考试,必须立即出发陪孩子去另一个城市。怎么选?
一开场,《人生大事》就给观众抛出了一个难题。
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究竟哪一个更重要?乍一看,或许是一个不需要选择的题目,但实际上却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影片里,三哥一直责怪父亲老莫心里只有那个他从未见过面的、早早死去的二哥,而没有活生生的自己。一直到老莫生病住院才得知真相:原来二哥是为了从长江里打捞起一个十几岁溺亡的孩子,才再也没能回来。
“为了一个死人,折了一个活人”,值得吗?这个场景或许极端,但类似的难题,新闻里却不少见:
“该不该救一个想死的人?”
“大学生救老年人而牺牲,值得吗?”
“海中救人却双双溺亡,救人这事该还是不该?”
在“生”与“死”这样的难题面前,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完完全全地用上帝视角去思考,用利弊去衡量,对于他人的选择,也很难用“对”或“错”去评判。
2
尊重死亡的人才懂得敬畏生命
你一定听过类似的话:
“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
“行,行行出状元”;
“只要肯努力,干哪行都能受人尊敬”;
......
真的是这样吗?
晦气、歧视、不理解、看不起,这些都是普通人对殡葬行业的最真实的看法。《南方周末》曾发表过一篇关于殡葬行业的文章,里面提到,中国每年有近一千万人死亡,但全国开办殡葬专业的院校只有8所。年,8所学校的毕业生总共只有多人,每年的行业缺口为2万人。
简而言之,这个行业严重“供不应求”的同时,人们却对其充满排斥。
影片中的主人公三哥是一个殡葬师,其实从他爷爷那辈起就是做这行的。周围的人都说干他们这行是“吃死人饭”的,一般人见到是能避则避,就连邻居每次见他把灵车开回来都会让他开远点,怕沾惹晦气。
让死者安详,让生者无憾,殡葬行业其实是一个需要兼具坚强和柔软的职业。
老莫形容它是“有本事的人看不上,没本事的人干不了”。
事实上,殡葬行业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处理尸僵、学习防腐、整容化妆,熟悉繁琐的殡葬仪式。尤其是一些非正常死亡的遗体,还会存在职业暴露的危险(接触到有毒、有害或传染病原体)。
老莫和三哥就共同处理了一具车祸死亡的遗体,由于司机是酒后逆行遭遇的车祸,尸体损毁非常严重,三哥花费了十几个小时的时间“修整”遗体,最后才得以让死者的父母见到儿子“最后一面”。
殡葬师能够让死者“体面”地离开这个世间,影片里非常浪漫地将他们形容为“种星星的人”:陪伴逝者走完最后一程,将他们送往天上化作繁星。
正如日本电影《入殓师》,在英文版的海报上写着:
“Thegiftoflastmemories.”
如果说还有什么可以让生者感到慰藉的,那就是在送别前,看到已故者的安详体面。
敬畏生命,尊重往生的人,用老莫的话来说,“就得有颗圣人心”。
3
原生家庭决定过去,但你会被未来决定
知乎上曾有个很火的问题:“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有个高赞回答是:
“大到可以直接定义一个人,直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
电影里老莫对三哥的教育,可以用“非打即骂”四个字来形容,三哥也自觉从小到大都没有被父亲满意过,把日子过的是“一地鸡毛”。让他改,他直接回怼:“我改什么改,我做什么他都不满意,我改什么?我往哪里改?”
小文从小没有父母,由外婆带大,隔辈带出来的孩子很多是宠的无法无天。同龄的小朋友都在上幼儿园,小文每天跟着外婆打麻将,一张嘴就是“玩多大的?”外婆去世后,唯一的亲人舅舅却很难接纳她,舅妈当着她的面说她是“拖油瓶”,质问“凭什么让我养呢?”
如果不是遇到了三哥,我们很难想象小文的未来。
现实中,遭遇原生家庭困扰的人,远远比我们以为的更加普遍和严重。有的人因此变得自卑讨好,有的人因此变得脆弱敏感,有的人因此变得不懂如何去爱人......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的姜文,就曾感叹:“我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处理不好和母亲的关系。”
原生家庭的影响,表面看上去只是童年短短几年,实际可能让人今后几十年都难以得到真正快乐和幸福。
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曾说过:
“人的一切是被未来决定的,这个未来就需要人去奋斗、去谋略和计划。我们要超越这种宿命论。
原生家庭可能对我们活成现在这个样子起了作用,但我们的生活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的意义就在于我们中的很多人会创造我们下一代生活的“原生家庭”。如果我们发生改变,由我们创造的家庭,可能就是一个积极的原生家庭。”
愿你我都能走出原生家庭的困扰,接纳自己,用心感受和经营好生活,更重要的是好好爱自己。
4
人最大的价值,是被需要
影片里的三哥,是一个典型的社会边缘人形象。
三十好几,坐过牢,干着“死人生意”,女朋友和人跑了,父亲无法认同自己,就连他自己也瞧不起自己。
三哥的人生既不正确,也不体面。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种日子老子过不下去了”。
为什么小文的出现能够改变三哥得过且过的混日子状态?最重要的,就是他感受到了“被需要”,用老莫的话说就是“终于有件事能让他上点心了”。
当小文舅舅让小文自己选和谁一起生活的时候,三哥心里是忐忑的,他不敢想象从小都被嫌弃的他有一天会“被选择”、“被信任”和“被依靠”。但小文真的选了他,并从心里把他当作自己的“爸爸”。
谈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升职、加薪、走向人生巅峰”,但没有让人尊重的职业,没有可傍身的财产,看着只能被社会规则碾压的三哥却依然能在生活中找到自我的价值:被亡者的家属感激,成为小文的“英雄”......
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有很多种,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我想“被需要”“被依靠”的关系,才能最大作用发挥一个人内在的“自我价值”。
5
死亡教育,是人生的一节必修课
作为国内少有的提及“死亡”话题的电影,影片中很多片段都超出观众固有认知。
影片上映的第二天,#人生大事骨灰盒#话题就登上多平台热搜,引发很多人开始想象和讨论。
有人希望以后和姐妹团购芭比粉骨灰盒;
有人希望定制一个机械朋克风的骨灰盒;
还有人说想打造一个纯金的骨灰盒,兄弟们有难处时就去挖
…
有人评价《人生大事》是“一场沁透心灵的死亡教育”,因为当我们能轻松谈论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时,或许心灵已经得到了疗愈。
心理学家、咨询师武志红在看完影片后,在社交平台上写道:
“死亡焦虑,是自疫情以来盘旋在每个人头顶上空的阴影。它不是危险直逼眼前、可以描绘的恐惧,而是一种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觉人生蓝图被无形地打乱。
没有人教过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不管是他人的还是自身的,也很少有人去谈论。越是回避,越是让人被无力感所拉扯。
其实,谈论死亡,反倒会消解我们对死亡的消极感受,进而转化为积极活在当下的动力。”
......
死是人生的大事,活着又何尝不是?
当我们坦然接纳了死亡的存在,卸下内在的防御,也自然能把死亡的焦虑转化为流动的生命力,真正活出生命该有的样子。”
“人生两样苦,生离和死别,哪一个都要尝尽,哪一个也躲不了”。
《人生大事》直面死亡这个严肃的议题,向观众展示的是关于人生的思考。
影片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莫过于“人生除死无大事”,在死亡面前,生活的挫折对我们都只是一种擦伤,是可以被时间治愈的伤痕。
意外和明天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活着,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