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美,是你认为的美吗

2023/6/14 来源:不详

大家都玩过那些出现在点击链接里的视觉小把戏吧,比如说两个圆被一圈大小不等的圆包围,里面的圆看起来一样大吗?虽然看起来不一样大,实际上是一样的,这在心理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埃冰斯错觉。产生埃冰斯错觉的原因是,人的左右脑分工不同,所导致的眼睛所见到的图像在左右脑中处理时产生了不同的应激反应。事实证明,我们的两只眼睛设定也许是不完美的,我们的大脑也会欺骗我们,更何况那些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再自然不过的“美”呢?

人们喜欢柔光?

众所周知,柔光可以遮住皮肤上的瑕疵,使人物外表看起来不那么真实,有朦胧美。自然界这种现象再普通不过,那就是光的漫反射,尤其是薄雾天气。中国式山水画擅长以朦胧为美,当然有其数千年沿袭下来的“天人合一”的审美习惯,这个接下来我会提到,还有的就是更深层次的审美心理。就是人们在看某个东西时,会自动联想,比如看到繁星点缀夜空,会想星星背后是什么,深邃的夜空不仅意味着神秘,也意味着恐惧。人们往往对不知道的东西充满好奇,但又对自己不能掌控的东西感到畏惧。山水画的朦胧遮挡住部分景物,造成信息的缺失,使得人们不禁去联想,从而增加了审视的趣味。关于信息的缺失,很多摄影家运用这个技巧,拍出耐看的图片。但是,一旦信息缺失的过多或紊乱时,大脑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所以人们常常对这种图片好感度会下降。

协调?那个斐波那契螺旋

黄金分割点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概念,指的是一个点放在一个线段大概0.比例位置处时看起来会很协调。斐波那契螺旋就是这么一个概念,其实把螺旋的每一部分切开来看都是一个黄金分割线段。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黄金分割是一种协调,因为自然界我们所见普遍是这种规律,因为我们熟悉,比如飓风的形状,向日葵的形状,仙人球刺的生长方向,贝壳类动物的壳等等。有解释又说,如若以人一眼正视时的中心作为一分割点去分割整个双眼视域的长,得出的正是一黄金分割的比例。所以,这个视域正是视觉感觉舒适的区域。

旋转楼梯可以看作是一个斐波那契螺旋输

黄金比例美感的心理原因众所周知,平衡是大自然的一种规律和状态。在物理学中,据热力学推导出的一定律是:世间一切物理运动都可以被看作是趋向平衡的活动。更为玄之又玄的是,人体的很多重要穴位以及健康、疾病、生长发育等都与黄金分割有关,就连医学和养生也与0.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但在外界温度是23℃时会感到最舒适。在这个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生活节奏及新陈代谢水平也都处于最佳状态,而23与37的比率接近0.。组成人体最多的物质是水,它占成年人体重的60%~70%,其比值与黄金分割率十分相似。这正是一种自然选择,所有的规律朝向一个定式。我们觉得和谐是因为我们“熟悉”。

同样,中国式山水画的意境传达也正因为和我们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很久相关,说到底也和教育有关,倘若我们从小被教育觅遍大海大洋,驰骋四方,结果也许不一样。所以说,历来许多文人贤士就仰慕老庄之学,飘逸洒脱的处世风格也深深刻在一些山水画的蕴涵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也可以看作“天人合一”的合理解释吧。

曲线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人们对一段曲线从a到b的心理变化的,大概是从平静到紧张到安稳的起伏过程。有解释说,人们看直线或者折线时,视觉会感到单调无聊,而有规律的曲线让人觉得有动感、活力,视觉不会疲劳,“这种动感并非实际的动作,而是一种动势,这种静止中、平衡中的动感,为审美主体的视觉所接受后,产生主观的美感”。

河流的波浪线,树叶的椭圆线,数学中的许多曲线,都可以给人有方向性,可以解释的理由。而一团乱毛线不会给人美感,因为“解释不通”。尤其可见,这里的美是可以理解通的协调美。同样的,我们看颜色时也是类似道理,我们接收到某些颜色给我们的心理暗示是因为我们“预设”过、“理解”过颜色给我们带来的情境含义,比如说红色,可以代表火苗,鲜艳的花朵,也可以代表血腥。单种颜色不会给人太特别的感受,因为我们之前很少“见过”这种情境;互补色,尤其强烈的对比会给人心理产生刺激作用;相邻色一多,就会给人一种稳定、舒适的感觉;五颜六色加在一起,让人联想到大自然、缤纷世界,因为多种颜色活跃了你的视觉细胞,让你产生熟悉的“愉悦感”。这种“趋利避害”的视觉心理似乎早早就刻在我们的基因里,给我们以“提醒”。

看到这里,你看到的那些“美”还是你认为的“美”吗?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你的心在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