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静安娘娘一段话,字字珠玑只要懂
2025/7/22 来源:不详《知否》原著中,有个惊才绝艳的女子,虽未露面,却被有幸见过她的人,口口相传。她的慧,她的美,她的命运,都是一个传奇。
这位传奇女子就是静安皇后。她虽极致尊荣,令常人无法企及,但她讲的一段人生道理,却很接地气,且字字珠玑。堪称送给女人的智慧宝典,只要懂了,怎么活都不会差。
用孔嬷嬷的话来说,她真是个肆意昂扬的女子,遭了那么多的难,却能天天活得开心过瘾。
当须给自己找些乐子
静安娘娘身居后宫,虽说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后宫里人心险恶争斗不休,无异于天天踩着刀尖过日子。
静安娘娘因为受宠而遭人嫉恨陷害,经历过非常悲惨的人生。儿子死了两个,女儿又被抱走。只剩个小儿子,在风雨飘摇中与她相依为命。
可纵是这样的处境,这个卓绝的女子,依然拼命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她曾对素来亲厚的盛老太太吐露内心:女人这一辈子,顺心意的事太少了,当须给自己找些个乐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女子,远比如今的我们艰难得多。而一个在那种境地下,都能活得汪洋恣肆的女子,她的心胸和智慧就格外值得我们借鉴。
静安娘娘这句话,讲了一个简单却重要的道理。女人要懂得哄自己开心,不能把幸福的指望,全寄托在别人身上。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的故事,我们听得实在太多了。
《白鹿原》里的小娥,用一身袅娜一腔柔情,对先后两个男人都掏心掏肺。可黑娃跑了,白孝文也跑了。她被遗弃在那口破窑中,活成了他们对往事的怅惘,甚至是羞耻。
莫说爱情如此,就是亲情也时常禁不起推敲。
盛老太太虽说不是盛纮的亲生母亲,但作为嫡母,她养育和栽培了他,又为他撑住了整个家业。如果不是盛老太太替盛纮托着底,他早就被黑心的三叔啃得骨头都不剩了。
对盛纮而言,盛老太太可谓恩重如山。但孔嬷嬷一句话,却道出了这对母子的真相:告诉你,儿子都是白眼狼,娶了媳妇忘了娘。你要是不拿自己当回事,他乐得把你撇边。
诚然,孩子并不都是白眼狼,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但无论怎样,父母子女一场,渐行渐远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到头来,人能真正依靠的还是自己。你不可能把自己赖在谁的身上,无论是爱人还是爱子。
真正的自保,便是自己保全自己。你首先要做到的,必须是先照顾好你自己。如此,你才有能量去关爱他人。
曾有朋友问我,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我认为,方法有很多,但本质就一条——做一个快乐的女人。
有句俗话说,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女人是家里的四面墙。
顶梁柱的坚实,依凭的是责任和担当。四面墙的华彩,靠的则是温暖与快乐。一个内心温暖快乐丰盈的女子,是一个家庭的福报,是给儿女最好的榜样。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没有谁的生活是日日花开。如何畅快明丽地活着,是每个女子都要用心修习的功课。
你要学会自己找乐子,无论是插花泡茶的静雅还是呼朋唤友的热烈,你要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那根拐杖,支撑自己走过起起落落的人生。
那位活在宫门深锁中的静安皇后,在极其逼仄的自由里,依然活成了一个肆意昂扬的女子。孔嬷嬷说,太宗爷宠她,她高兴;冷落她,也高兴。不论宠辱得失,她总能想出法子,让自己活得兴兴头头开开心心。
这让我想起,王朔送给女儿的那句寄语:内心强大到浑蛋,比什么都重要。
眼里有光,心中有刚,这才是一个女子内心强大的模样。
恶心的事,莫放心上
孔嬷嬷不愧是静安娘娘身边的老人,行事气度都颇得娘娘真传。
当年该进宫的人,是孔嬷嬷的妹妹。可是后娘从中作梗,让孔嬷嬷去顶了包。盛老太太替她鸣不平,你这一辈子也不容易,当初你都定亲了,却被你后娘耽误了你一生。
孔嬷嬷自己倒是看得开。什么不容易啊,我这一辈子,可比旁人精彩多了。好吃好玩的,我什么没见过,没什么好抱怨的。倒是我那妹妹和后娘,最后落得个倾家荡产潦倒而死。想想,我可是比他们强多了。
如果不是后娘欺凌,孔嬷嬷原本会嫁人生子,度过平凡的一生。但阴错阳差入了宫,便走上了孑然一身的道路。
孔嬷嬷有个理由怨恨后娘,诅咒命运的不公。她却偏不这样做,因为于事无补。女人最怕的就是把自己浸泡在愁苦的往事里,直到腌成一个形容枯槁心如死灰的怨妇,而后才惊觉白白耗尽了一生。
泰戈尔的《飞鸟集》中有句名言: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繁星。
若想活在当下,便要深刻领悟往事不可追。过去遇过的事遇见的人,无论有多不堪,但该翻篇就得翻篇。否则,人生就活成了一场毫无意义的内耗。再无精力去探索另一种更开阔的活法。
有句话叫,聪明的人会转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况且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孔嬷嬷就是个聪明人。她并未纠缠被后娘毁掉的人生,在深宫之中,顽强地活了下来。
她说,我这辈子,皇帝见了3个,皇后见了5个,后宫的嫔妃更如过江之鲫。在那样的地方,我还能毫发未损地活到60岁。如今出了宫,寻个远方的侄子,他无父母,我无子嗣,正好照应着过日子。
这个被剥夺了相夫教子机会的孤老太太,甚至还为自己的人生,喝过一整瓶的老窖庆祝。委实是看得透,活得开。
漫漫人生中,我们能真正把握的并不多。没有谁的生活不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在困难层出不穷中,不断打怪升级。要想活得好,我们需要学会不与自己为难,只跟问题较劲。挣脱往日恩怨,方能活在当下并看向未来。
孔嬷嬷对盛老太太说,我听了静安娘娘的话,从不把恶心的事放在心上。当装傻时得装傻,该卑微时就卑微,该吃吃,该享受就得享受,也不枉这一辈子。
一颗心,不过方寸之间。塞满了阴霾,就照不进阳光。我们常说要给屋子来个断舍离,而我以为,首先要断舍离的应该是我们的心。丢弃那些负面的东西,才能拥有一个明朗开阔的空间。
有一天日子,便要过好一天
孔嬷嬷看到盛老太太心灰意冷,关门闭户缩在一角当“活死人”,怒其不争地劝诫她。
静安皇后临终前说了一番话,我今日送给你,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做女人的,一辈子不容易,但凡能做的都做了,后头如何,就看老天爷的意思了。父母生养不易,咱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白白糟蹋了这一世。
这段话,醍醐灌顶。
回想自己年轻的时候,狼奔豕突一般瞎撞,却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走到十字路口不知如何选择,遇到机会又因恐慌而失之交臂。有好些年,一直活在混沌迷茫之中,白白浪掷了大好年华。
而今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生最重要的事其实很简单也很朴素,就是好好过日子。你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设想,都应围着这个主题运转。
也是人到中年才悟到,无论在何种境况下,都能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风生水起的女人,才是最有本事最有魅力的女人。
不白白糟蹋这一世,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就放开了去做。尽人事由天命,纵有遗憾,也不枉这一世为人。敢梦想未来,敢付出代价,敢承担结果,内心勇毅且自洽,这便是佛家所言的,“欢喜做,甘愿受”。
孔嬷嬷劝盛老太太,有一天日子,便要过好一天。你既然还有一口气在,就得好好的过下去。不说你自己能过得舒坦些,也能给你盛家的子孙留个好样儿不是?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给儿孙留个好样儿”,是我颇为赞同的一个观点。我们常说如何教养子女,我们也时常苦口婆心,但对后代最好的教育,其实并不是絮絮叨叨的耳提面命,而是过好自己的人生,给子孙打个好样,把用智慧和热情浇灌的人生,活给子孙看。
《流金岁月》里,有个极讲究的南孙奶奶,她在儿子破产生活潦倒之际,依然不改初衷。菜蔬可以简陋,衣着可以素朴,但生活不能没了样子。
如果一家人,今天不做饭了,明天不梳头了,衣服也不熨了,那才是没了家,没了生活呢。
诗词大家叶嘉莹曾经提出一个观点“弱德之美”。她这样诠释:
弱德,是指人处在艰难困苦、重大不幸之下,仍然有所持守有所完成的一种品德。弱德之美不是说你软弱就是美,而是你要顽强地持守自己。无论多么艰难,我都尽到了我的力量,尽到了我的责任。
南孙奶奶的生活哲学,就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这个诠释。无论走到哪一步,无论遭遇什么,都要让自己好好活着。这便是生而为人的担当。
静安娘娘所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自曹操的《短歌行》,豪迈里透着些无奈的悲凉。如今,我们不妨将它换个顺序,“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便似乎多出几分豁达的阔朗。
女人们,好好活着。开心点,人间才值得。
《知否》人生智慧系列:
《知否》盛老太“富养女”的老理,真乃金玉良言,可惜被今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