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赏析于赓虞秋晨小谢语文

2025/7/22 来源:不详

诗歌鉴赏

《秋晨》不是一幅描绘秋晨景色的图画,而是一支对秋晨表示欢迎的抒情曲

第一节着重抒写告别秋夜的心情,以此反衬对秋晨的期盼和欢迎。第一句中“星霜漫天”的定语,抓住了秋夜的特征。繁星满天是令人喜爱的,可是“星霜漫天”就显得凄冷了。第二句中“圣水难洗的苦孽”,措辞别出心裁,富有暗示性,似乎作者曾用祷告、祈求圣水等各种方式来解除黑夜的痛苦,但终于无济于事。第三句“从我的背上踏过”,把黑夜的沉重感写活了,非有深切体验是想不出这样新鲜的形容语的。前三行把黑夜中的痛苦写足,为欢迎秋晨作了充分的蓄势,这样,第四行就水到渠成了。“东曙”像个人名,虽较生涩,但很简练,比说“绚烂的霞光”之类也许更有情味。说“又已复活”,表达了庆幸之情,原来作者觉得“东曙”和自己一样也遭受了一夜劫难。第二节正面抒写作者面对秋晨的情态。先是“双手抱住太阳的脚”,“太阳的脚”指太阳射进室内的光线。一个动作全盘托出了睁眼后乍见太阳时的心情。接着写视觉印象和听觉印象。看到枝叶和花朵在秋风中摇摆,作者觉得它们是激动得颤抖,欢乐地舞蹈,都在欢庆终于摆脱了黑夜的折磨:听到闹嚷嚷的市声,作者不觉得嘈杂,却听出了人们都在阳光爱抚下“沈醉”。这都是作者心情的外化。最后写表情:“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由“直到”二字可知作者一直在看、在听,简直看不够、听不够呵。从“看”“听”到落泪,这中间该有多少心理活动,都被作者省略了。这节所写的都是具象的东西,而无形的情绪和心理活动则隐含其中。

这首诗用的是随韵(AABB)。这种韵式在我国歌谣和戏曲里常用,同韵的两行总是同属一个语意单位,换韵时才另起话头。但本篇却是韵换而意连,第一节里语意分三层,是A—AB—B;第二节里语意也分三层,是C—CD—D,CD之间还是破句断行:……看/叶颤,花舞……这不是为了硬凑韵脚,而是有意地把换韵和换意交叉起来,以避免或断或续的简单推移,造成一种断中有续、跌宕起伏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0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