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四个一,虽是小事,但事关民
2025/5/8 来源:不详记者从常州经开区获悉,当地通过增设“一个停车位”、点亮“一盏照明灯”、改造“一个垃圾箱”、拆除“一把占地锁”……做好一桩桩事关民生的小事。各项民生实事的稳步推进,回应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深切期许,也见证了常州经开区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不变初心。
增设“一个停车位”“见缝插针”缓解“停车难”
年4月,常州经开区建设局在中央花园廊道周围规划新建停车场,年3月,该停车场正式投用。
“以前接小孩放学,都要把车停到对面的小区里,现在新建了停车场方便多了,而且1小时内免费停车,解决了我们家长的大难题。”经开区实验小学的学生家长们切身感受到了新建停车场带来的便利,纷纷为经开温暖点赞。
中央花园廊道位于经开区潞城街道,南临公园壹号、东方公寓、潞城花苑等住宅小区,北接经开区实验小学和经开区实验初中。经开区建设局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贯良介绍,公园壹号是经开区最大体量的商品住宅小区,共建设4期,由于1、2期没有建设地下停车场,随着居民私家车数量的增长,小区停车位渐渐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导致小区外停车乱象严重。
此外,北面的两所学校附近,每到学生上下学高峰期,乱停车和堵车现象更甚,停车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此,建设局决定为该地停车“扩容”。经过前期多次走访调研,根据不同路段实际需求,建设局在中央花园廊道两侧,规划打造了平方米的停车场,施划停车泊位70个。“采取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等方式科学规划,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停车需求。”王贯良说。
年以来,建设局在3镇3街道范围内新增14个公共停车场,已完成共计个公共停车泊位的施划,16个公共停车场新接入智慧平台,让停车更高效。王贯良表示,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经开区将进一步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和停车设施接入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相关工作,提高群众生活满意度。
点亮“一盏照明灯”“繁星点点”扮靓“夜经开”
“每天吃过晚饭都会来这边散步,消消食,站在桥上看看夜景,繁星点点,格外好看。”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蔚蓝天地小区居民吴佳已沿着潞城河一带走了两圈,沿线闪烁明亮的路灯不仅带来了城市的繁荣,也给市民散步增添了一分方便。吴佳说,能拥有如此明亮的散步环境,多亏了东方大道改造亮化提升工程的实施。
城市亮化工程是展现城市活力与繁华的一张名片,也是彰显城市文明与社会民生的亮丽风景线。年,经开区建设局实施东方大道改造亮化提升一期工程,对青洋路高架往东,东方大道两侧的地面、道路、景观、楼宇等部位进行亮化,优化城区居民夜间出行环境的同时也扮靓了城市夜景。
建设局副局长徐东平介绍,改造前的东方大道沿线只有道路上设有路灯,绿化带、周边小区等一到晚上就变得昏暗无光,影响市民出行。为提升核心片区的生活品质,建设局联合常州市市政处,对该片区进行亮化改造。“我们提前张贴告知书、组织入户宣传,做好群众的解释安抚工作,并成立工作专班,最终仅耗时半年就完成了工程建设。”徐东平说。
此次楼宇景观照明工程对经开区范围内青洋路高架及东方东路两侧楼宇进行照明提升,涉及经开区范围内2个街道(丁堰、潞城)合计21处栋建筑,设计安装各类灯具约4.7万套。“以前,我们晚上出行路灯都是昏暗的,看不太清楚。现在通过改造,晚上也看得很清楚,出行更方便了。”市民刘先生乐呵呵地表示。
年至今,常州经开区已实施14个路灯照明项目,涉及道路1.9公里,共新增路灯余盏,庭院灯余盏,景观灯2余套。
改造“一个垃圾箱”探索垃圾分类“智能化”
垃圾分类事关民生福祉,是改善老百姓生活环境的重要一环。年,常州经开区引入智能垃圾分类箱,让垃圾分类更精准、更深入。
一大早,丁堰街道港龙新港城社区居民周春娟来到智能垃圾分类箱旁,扫描电子屏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