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狐仙给穷书生介绍美女为妻,几年后
2023/3/18 来源:不详河北广平府(今邯郸市附近)有冯姓父子二人,家穷运气又不好,家里的老妻和儿媳先后去世,只剩下冯老头和冯生两个光棍一起过活。
冯老头为人耿直固执,一心供冯生读书,期望儿子将来能考个功名,给家里改改运气。
冯生年少丧妻,眼瞅快30了,父亲因为家里穷,也不考虑再给他张罗娶媳妇的事,每当夜深人静,冯生常寂寞苦闷。
这日夜晚,冯生读书疲累,走到院子仰望夜空,夜风清冷,繁星闪烁,冯生想起自己孑然一身,不禁又长吁短叹起来。
他突见一美貌年轻女子,立在他家东墙院头向这边看,冯生问她是谁,女子只是微笑着不搭话,冯生叫她过来,女子害羞低头不动,但也似乎也舍不得走。
冯生再三邀女子,终于说动她,女子借步梯子下到冯家院来,只见她面容娇俏,身材苗条,自称是东边邻居的女儿,名叫碧玉。
冯生见她娇俏可亲,喜爱异常,便跟她说个不停。碧玉也非常倾慕冯生的学问,低着头害羞地听他讲话,两个年轻人像久别重逢的老友般,聊个不停。
从此后,碧玉常晚上过来跟冯生相会,没多久两人陷入了热恋,恩爱无比。
一天夜晚,冯老头起床解手,经过儿子窗前,听到里面有男女谈笑的声音,扒窗户一看,本该读书的儿子正跟一个不认识的美貌女子聊得热火朝天。
这下可把冯老头气着了,把儿子叫出来大骂:“你这逆子,不好好刻苦攻读,到学会了浪荡,被外人知道,不坏了你一辈子的名节!”
冯老头骂完自己儿子,又转身骂房间里的碧玉说:“你是谁家的姑娘?不守妇道!大半夜跑男子房里聊天,成何体统!我们家不要这种既玷污自己,又玷污别人的女子!”
以后这冯老头便留了心,碧玉再来,他就辱骂不止,两个正在热恋中的年轻人,哪经得起这样辱骂。
碧玉流着眼泪对冯生说:“你父亲这样说我,让我很惭愧,我们这样既无父母之命又无媒妁之言,私相授受不能白头到老,你我以后还是不要再见面了。”
冯生哪里舍得,忙说那我去你家提亲,明媒正娶你进门。
碧玉一副一言难尽的样子说:“我家家境不好,你父亲肯定看不上,勉强进来少不了他朝打暮骂的,邻村卫家有一女子跟你很相配,这有纹银40两,送你做聘礼,我们有缘再见吧。”
碧玉姑娘放下银子,不顾冯生的一再恳求,伤心地决然离去,从此再未出现。
冯生后到东边邻居家打听,邻人却说从没见过叫碧玉的女子。冯生如失了财宝一样,痛苦很久。
遍寻不着,便对碧玉姑娘死了心,冯生跟父亲商量去邻村卫家提亲之事,并不敢提碧玉给银子的事。
父亲一听连忙摆手,说那卫家姑娘出名的贤惠美丽,那卫老头就等着嫁姑娘赚聘礼呢,咱家一穷二白,拿什么当聘礼呢?
冯生一听内心不免埋怨:明知家里没钱给我娶媳妇,那还把送上门来的好姑娘骂跑了。
没办法,冯生不指望父亲,自己借了一套好穿戴和马匹,到隔壁卫家提亲。
果然冯生在卫家见到了温柔美丽的卫女,满心欢喜,而卫老头也果然提出要丰厚的聘礼。
冯生赶紧将40两银子奉上,说这是给卫家的聘礼,卫老头很高兴,当即答应了这门亲事。
冯生回家后跟父亲谎称卫家看上了冯生斯文有才,愿意把女儿嫁过来,满足了冯老头既想娶清白人家女儿,又不想出聘礼的愿望,如愿把卫女娶进门。
卫女过门后,孝敬公爹,体贴丈夫,一年后又生下一儿子,取名叫福儿,阖家大小,无不欢喜雀跃。
然而,好日子没过几年,冯家便遭到了灭顶之灾!
福儿半岁时,这年清明节,卫女抱着福儿与冯生到山中祭扫祖墓,不想回城时路遇宋御史。
这宋御史原在朝廷当官,因贪赃枉法被撤职,但他回到老家后,仗着财势在当地欺男霸女,搞得老百姓天怒人怨。
他看那卫女花容月貌,不禁动了歪心思。
冯生与卫女刚到家,宋御史的管家带着银子就进门了,大模大样地跟冯生和冯老头说:“我家御史大人,看上了你家小娘子,想娶她到府里享清福,这些银子是给你们的补偿。”
冯生跟冯老头气得不知骂啥好,冯生骂道:“我们家贫,也不至于卖妻求荣,哪来的无耻之徒,竟这样言语放浪,给我滚出去!”
冯老头更是气得浑身发抖,这爷俩一起连骂带打将管家和银子,一起轰出家门外。
不想,那宋御史早就派了家丁埋伏在冯家门外,等管家出来一挥手,就如狼似虎闯进院内,对冯氏父子一顿拳打脚踢打倒后,将卫女直接抢走。
冯生一边抱着哇哇大哭的福儿,一边扶着被打得鼻青脸肿的老父,眼瞅自己的妻子被抢走,却无力救助,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
冯老头被打成重伤,加上气愤悲痛,不到三天就撒手人寰。
冯生安葬了父亲后,为救卫女,他抱着福儿到巡抚、总督各级衙门告状,结果这些当地官员一看是告原御史大人,连状纸都不接,直接叫衙役将冯生轰出去。
而这期间,卫女在御史家命悬一线,那宋御史一开始还装模作样的派女眷来劝慰卫女,卫女每每大骂不止、宁死不从。
宋御史最后撕下伪善嘴脸,一夜,闯入卫女房间想强行侮辱她,卫女早已准备好,用茶壶砸到御史头上,叫着冯生和福儿的名字,转身从几丈高的楼上跳下,坠楼自尽了。
冯生在外面得知卫女已死,恨得牙都咬碎了,怒气冲冲,拎着把菜刀找宋御史寻仇,但人家高门大户的,他连门都进不去就被打出来了。
就这样,不到两年,冯生父死妻丧,又无处伸冤,每日抱着嗷嗷待哺的福儿,愁肠百断,恨自己真是百无一用的书生!
一天,冯生趁福儿睡着后,正手忙脚乱做饭时,一个络腮胡子、赤裸上身的粗犷大汉走进家来,直通通问冯生:“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你为何不报?”
冯生怕他是宋御史派来试探他口风的,嗫嚅着不敢说话。那大汉勃然大怒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报,你枉为人一世!我原以为你是知书达理的读书人,谁知竟是个软骨头!”说完转身就要走。
冯生忙拉着粗犷大汉说:“壮士留步,父死妻亡,片刻不敢忘却!只是孩子年幼,壮士若能帮我托人抚养,我立即前去报仇,虽死无憾!”
那大汉才转怒为喜说:“孩子你自己好好抚养吧!仇我替你报,早晚让那无法无天的御史身首异处!”冯生忙跪地向他磕头不止。
壮汉转身就走,冯生追出去问他姓名,壮汉只留下一句“不必留姓名,报不了仇不受你埋怨,报得了仇,也不受你感戴!”便扬长而去。
当天夜里,壮汉飞檐走壁跳入宋御史家高楼大院里,潜入御史卧室后,一把将宋御史拽起来问:“你夺人妻女,杀人老父,陷害贤良,你还有什么话说嘛?”
宋御史看到从天而降的莽汉,浑身抖得如筛糠一样,忙说:“好汉饶命!好汉饶命!要钱、要官、要女人,随便你提,我都能帮你实现。”
壮汉哈哈哈大笑说:“我想要一命偿一命!你来帮我实现吧!”说完手起刀落,那个嚣张跋扈一世的宋御史,转眼间就身首异处!
隔日整个县城都沸沸扬扬传说,宋御史夜里被人宰了,大家无不拍手称快。
那御史家管家跑到巡抚衙门告状说,近日只跟冯家有仇,定是冯生杀的人,并行贿巡抚很多银两。
巡抚得了好处,便派出一帮衙役去追捕冯生。
冯生得知御史被杀,知是那壮汉已得手,感激之余忙抱着福儿奔到深山逃命。
但半路福儿啼哭叫饿,引来衙役将福儿抢过扔到草丛里,锁住冯生将他带走。
待到冯生在巡抚衙门过堂,巡抚认定冯生杀人心虚,所以带儿潜逃,将他重刑伺候,并革除秀才巾服,收监待命。
冯生在牢中想,自己大仇已报,死而无憾,只是福儿无罪,怎就被扔在深山里喂了虎狼,想起这就泪流满面。
当夜,那巡抚回到卧室刚熄灯安息,只听“当啷”一声,床板震动。
点灯一看,一把寒光凛凛的匕首插在床框上,上面还有一纸条,上写:杀人者,虬须客也,与冯生无关,若再胡作非为,定取你头!
巡抚一想,那宋御史平时也干了不少为害一方的事,再说他人走茶凉,自己没必要为这死人冒生命危险,遂第二天巡抚就说冯生杀人证据不足,把他放走了。
那御史家如今已彻底失势,见巡抚不管,无奈只好不了了之。
冯生回到家中,看家徒四壁,福儿不知去向,不禁悲从心来,每日在思念妻儿的痛苦中度过。
这晚,忽听门外有女子小孩声音,开门一看,一个女郎带着一个小孩说:“你大仇已报,真是可喜可贺。多年未见,你过得还好吗?”
冯生见女子很眼熟,一时想不起来,请她进来说话,仔细一看居然是多年不见的碧玉,两人抱头痛哭,碧玉拉来孩子给冯生看,居然是福儿,冯生又惊又喜问碧玉哪里得来的福儿?
碧玉慢慢坐下与冯生细说,原来碧玉是一只狐仙,当年仰慕冯生才华和相貌,才来与冯生夜夜相会。
但后来被冯父训斥后,想自己身为狐狸,冯父肯定不同意她与冯生成亲,便不想耽误冯生前程,遂留下银两悲伤离去。
这些年来她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