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三十五妫川黄土地种出致富花延庆
2023/4/21 来源:不详盖百霖遮盖液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8633.html
冬奥、世园、长城是延庆递给世界的三张“金名片”,而农业
,是延庆的另一张“名片”,张山营和八达岭的有机苹果享誉华北,果园老农的干果食品远销全国,世葡园、唐家堡的葡萄产品多次在全国葡萄比赛中崭露头角……
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的启航之年。回望来路,延庆农业在过去五年间,取得了跨时代的进步。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妫水农耕”不断做大做强,51家示范合作社在延庆大地遍地开花,连续5年举办“京张优质农产品推介会”,连续3年举办“农民丰收节”活动累计家企业、个产品参展,一大批休闲农业园区横空出世,与精品民宿相互搭配,促进延庆区全域旅游长远发展。继往开来,一张多彩的农业发展蓝图,正在妫川大地慢慢织就。
妫水农耕做强本土农业品牌
延庆地处北京市西北,平均海拔米以上,气候独特,冬冷夏凉,素有北京“夏都”之称。延庆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占26.2%,水域面积占1%。区内流域丰富,年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9亿立方米。拥有平方公里的地热带,具有丰富的浅层地热资源,年日照小时,是北京市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延庆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种植业、林果业曾在延庆区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绩。随着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延庆区农业也由传统农业逐渐向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转型升级。
一直以来,农业是延庆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老龄化加剧,土地抛荒成为全国性问题,土地流转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绿富隆、北京金粟种植专业合作社、四海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农产品合作机构脱颖而出,“一枝独秀不是春”各个合作社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品牌优势。
年9月23日,在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延庆区推出北京市首个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妫水农耕”。妫水农耕的出现,推动了延庆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向优质化、品牌化、产业化转型,奏响延庆农业绿色发展新乐章。在金禾论坛上,多名行业专家先后登台,共同为延庆区农业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共话未来。
“妫水农耕”包含了果品、蔬菜、畜牧、杂粮、园艺花卉等一系列优质农产品,实施严格的质量管控溯源机制,统一开展流通体系、基地建设、产品营销等,为市民提供优质可靠、品类丰富的农副产品。
“妫水农耕”的推出,为延庆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年10月份,“妫水农耕”农产品亮相第八届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及旅游装备博览会。今年9月份,“妫水农耕”品牌产品在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上大放异彩。一系列的亮相,进一步提升了延庆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推动延庆区特色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妫水农耕”区域品牌发布一年来,延庆区逐步确定了有机杂粮、精品蔬菜、花卉园艺、优质果品、精品畜牧五大类特色农产品体系,建立了严格的“妫水农耕”品牌准入机制和相对完善的品牌运营管理制度,“妫水农耕”品牌深入人心。今年9月19日,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延怀河谷葡萄文化节启动仪式活动现场,“妫水农耕联盟”正式亮相,本次加盟的9家首批妫水农耕成员全部为有机农产品种植机构。妫水农耕联盟的出现也标志着延庆区的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北京绿富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韩慧敏:
“今后,我们将采取‘政府主导+企业管理+市场化运营’的规范化管理方式,统一质量监管、统一品牌推广、强化科技服务支撑,进一步扩大品牌体验店和社区体验店规模,丰富产品品类、完善服务模式,擦亮‘妫水农耕’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地域金名片’。”
合作经营“抱团取暖”实现共赢
如果说“妫水农耕”区域公共品牌为延庆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外在力量,那么广大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则为延庆的农业发展赋予了内在动力。5年来,延庆大地上一大批合作社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萌发,开枝散叶,为延庆农业的发展凝聚起新的力量。
北京金粟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农民合作社,自年成立至今,金粟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直在葡萄种植、培育领域不断深耕。年是北京金粟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中重要一年,经过了三年的审核、认证,这一年,北京金粟种植专业合作社取得有机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像一块敲门砖,让金粟迈进了高端葡萄种植的大门。
北京金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小华:
“年以前,我们闷着头种葡萄,大家一门心思就想着如何把葡萄种好。获得了有机认证后,我们开始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品牌打造上。”
有机认证让金粟的葡萄有了标签,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年起,金粟的葡萄开始走上中国葡萄产业科技年会,连续三年夺得大奖。“兴华一号”“瑞都科美”“早夏黑”等获奖品种被广大群众所熟知。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打造品牌的同时,合作社也在不断丰富自身产品。5年间,合作社的葡萄品种由30余个增加到60余个,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葡萄的名气打出去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金粟种植专业合作社采摘、购买鲜食葡萄。在接待采摘的过程中,金粟合作社也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每年聘请专人为员工进行培训。从着装到礼仪,合作社内的员工形象提升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回头客自然络绎不绝。
5年来,合作社步入了发展快车道,直接受益的是当地农民。一身整洁的工作服,办事干净利索,每天忙进忙出张罗着合作社的大事小情……她叫刘瑞芳,现在是北京金粟种植专业合作的生产主管,然而,就在几年前,这位合作社“高管”还在一家小餐厅打着零工。
刘瑞芳是延庆区唐家堡人,在北京金粟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之初,她家的7亩多土地就流转给了合作社。1亩1千元的租金,1年下来,刘瑞芳家能获得七八千元的收益。
年,刘瑞芳辞掉餐厅的工作,来到北京金粟种植专业合作社承担仓库保管的工作。刘瑞芳勤劳好学,脑子灵活,一有空就跟着技术员学习生产技术,时间久了,刘瑞芳也承担起合作社里日常管理的一些任务。
从仓库保管到生产主管,刘瑞芳用了7年。现在合作社内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刘瑞芳都事无巨细,随着职位的不断上升,她的收入更是翻了一番。
北京金粟种植专业合作社刘瑞芳:
“以前农民不想种地,因为种玉米挣不到钱。现在不一样了,咱们唐家堡的农民愿意种地,来合作社种葡萄,一年到头挣得钱不比上班少。”
在延庆,北京金粟种植专业合作近5年的发展并不是个例。除了唐家堡的葡萄之外,四海镇的有机菊花、白羊峪的有机苹果等一大批农业合作社在妫川大地破土而出,一大批传统农民在合作社茁壮成长,转型成为新型农民。
目前,延庆区也在积极培育示范合作社,打造一批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的合作社品牌,以示范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区共有示范合作社5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2家、市级示范社7家、区级规范社32家,成员总数户、带动非成员农户数户、总收入.6万元。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延庆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农旅融合农业发展崭新篇章
在延庆,旅游业一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延庆区在全域旅游的发展上不断发力,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延庆区38家国家级、市级休闲农业园区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坐落于旧县镇北张庄村附近的华海田园是一家以天文、农业领域的科普教育、双创实训及项目合作为核心的特色休闲农业园区。园区占地亩,总建筑面积㎡。围绕星空天文、休闲农业主题,陆续建成了天文科普基地、星创实训基地、生态餐厅、观星山居、繁星果园、四季花海等高水准基础设施,可以提供观星摄影、天文科普、游学驿站、拓展团建、培训接待等一体化服务,具备人食宿接待能力。
华海田园始创于年,创始人田海涛带领北张庄村村民在亩荒滩上建起了今天“华海田园”的雏形。田海涛告诉记者:“最开始,我们主要采取的是以养殖、种植、餐饮、住宿为主的农家乐发展模式。一次偶然的机会,北京几个天文爱好者来到农家院,觉得这里远离城市,没有光污染,观星条件不错,于是决定把他们的天文望远镜放在这里,定期来这儿开展观星活动。”几架天文望远镜让田海涛萌生了新思路,华海田园开始了一次全新的转型。
年6月,华海田园和北京斯凯林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建立了天文农庄。农庄不仅迎来了十余台属于自己的高级天文望远镜,还有一批资深天文爱好者志愿成为活动指导员。不久后,以这批资深天文爱好者为主体组建了农庄自有的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团队,在他们的通力协作下,新建的天文农庄于同年被认定为延庆区“学生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学生大课堂教育基地”。
5年间,主打“天文观星”文化的华海田园影响力不断扩大,园内设施也不断完善。目前,整个园区共有各类天文望远镜百余台,能够接待人同时开展户外天文活动。硬件设施能够满足从最初级的天文爱好者入门教学,到专业天文学观测工作的多层次需求;展项资源70%达到定活两用,满足外出巡展、送展下乡、送展进校的各种实训需求。
年,华海田园被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
“农业+科技”这种模式让华海田园有了新的发展,在延庆永宁镇,“农业+旅游”让南山健源农业生态产业园走上了另一种发展道路。
北京南山健源农业生态产业园位于永宁镇盛世营村附近,年南山健源农业生态产业园创始人杨顺根开始筹备建设园区。建设之初,杨顺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打造一个天然纯绿色的农业园区。然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杨顺根又有了新的想法:“现在永宁这边有不少旅游资源,游客不少。如果将园区建成汇集观光、采摘、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经济效益一定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有了想法,杨顺根开始在园区加装一些旅游设施,将园区划分为“有机苹果种植区”“特色果品种植区”“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区”三大区域,给游客提供不同的采摘选择。年,南山健源的葡萄和鲜桃获得了有机认证,有了品质背书。利用园区自产的绿色食材打造特色美食,园区组织种植体验活动、开展摄影大赛,DIY桃罐头制作等特色活动,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今年受疫情影响,南山健源的经营仍旧取得了近万元的经济效益,相比去年增长了近40%。杨顺根目前也正计划着进一步健全园区内的基础设施,提高产品附加值。“我们打算在园区内增加一些观光小火车、健身器材等设施,让游人能够留下来。同时,我们也打算提升产品附加值,制作葡萄酒、罐头等食品,让我们南山健源的品牌不断做大。”在杨顺根的心中,南山健源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十三五”期间,延庆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延庆人民必将以高昂的精神面貌,加速农业转型提升农产品质量,为人民的物质丰富、生活品质提升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农村是低收入群体的主要聚集区。我们看到,延庆一大批农业合作社的出现,为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农业与三产的融合在家门口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为新型职业农民转型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妫水农耕”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推出也为延庆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示范,一大批有机农产品的脱颖而出也为延庆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不断加码。回望“十三五”,延庆区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让传统农业与时俱进,迸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