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生命的火花
2023/2/27 来源:不详第一次参加读书营,相比我曾经花费了上千元的各类班,有的枯燥有的未能学习,读书营的性价比是相当高了。
虽然我只是毛毛雨一般的参与,但仍然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本来还有点犹豫要不要写复盘,但想到“完成大于完美”原则,我还是用文字记录下这一期的小小感悟,也是我的小小收获。
平淡的生活有时波澜不惊,而那点点火花就像点亮生命。
1、从阅读方法开始学习
古人云,读书万遍,其义自见。可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时间往往被分割成多个小块。没有大量的时间,却有大量需要处理的事物和需要处理的信息,那单纯的作用力就显得不够用了。
读书营开篇,笑薇老师就分享了几种阅读模式。对我帮助很大的是,关于主动阅读。我将其概括为核、法、疑、联。
核,作者的核心讲的是什么,这本书可以归为哪一类。
法,作者用了什么方法,采用了什么论据论证观点。
疑,作者的思想正确与否。
联,作者的思想、方法,对自己有没有帮助,我的生活里可有验证。
我将这四点牢记在心,翻开书籍时,不时的就总本书的提问。
比如,我在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作者对“要事第一”提出了时间四象限,这个观点,我几年前就接触过,但一直不得其法。作者联系第二习惯“以终为始”,指出,事务的安排不是简单的排列顺序,而是我们已定自己的角色目标,以这个目标来安排何为第一的要事。
这一点解决了我曾经的排列疑惑,我也很认可这个方式。不过作者书中案例还是有些少,我觉得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
2、成年人的学习是为了学以致用
曾经在一家公司,经常会学习培训相关企业管理、运营、客服服务等知识,可在学完之后,公司该如何还会如何,人人都像不知终点在何处的陀螺。
那个时候我就起了厌恶之心,感觉学习不应如此。如果学习不能致用,那是不是就像网络上嘲讽的话“懂得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可是我们真的懂了这些道理么?这些智慧的总结为何不能提升我们的工作生活?
这次读书营给了我答案。
知识当然有用,需要选其对自己羁绊更深的地方,不断的理解、思考、记忆、结合自己实例、学习他人经验。
结营的时候,小小草儿和芒果班班都做了很优秀的分享。
小小草儿分享的是写作路上会遇到的疑惑困难,她提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也许在他人已经光芒万丈的时候,自己还在默默努力,那又何惧?我们都在自己的赛道上,找到自己生命的火花,不管它是满天繁星,还是莹莹珠光,这都是属于自己最特别的。
芒果班班更是用自己的经历让我知道,阅读有用,读书能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能带来更优质的学习。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把人的进步看成螺旋式上升,我们在学习-坚持-实践中不断前进。
下一次,如果我忘记了书中内容,我想要不就是我还未能与那书中智慧产生碰撞,要不就是我还未能深刻学习,记住它并使用它。那我就抓住对我能产生影响的,磨砺并放大。
3、唯有坚持而已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耳熟能详的道理。如果真的万变不离其宗,我想最后剩下的真的是坚持。
网络上一句话,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不到拼天赋的地步。
我没有将其放在第一位,因为对我来说,坚持很难。作为一个短跑选手,超过一个星期的任务,我就会莫名烦躁。
对不变的讨厌,对任务繁重的逃避,我也是妥妥的拖延症晚期患者。
难道真的没救了么?没想到读书营还是给了我希望。
虽然之前只打卡了五篇内容,我发现认真思考记忆并提醒自己使用的内容,在融入血肉。在困惑之余,我又读了斯科特扬的《超效率手册》,发现他也是个短跑选手。他提到的将任务分解,关闭开环任务。
比如,给自己下个任务,今天写篇文章,不如改成,1小时内写字。对任务有了明确认识,潜意识也就减弱对未发生事情的恐惧心。
看完这个,在我对自己下任务的时候,我就会有意识的看看,有没有加上时间限定,在坚持的路上我就又前进了一小步。
参加这个读书营,笑薇老师和同学们的方法故事还有很多可以分享,也让我明白,读书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思路清晰、能够明智判断的人。时不时翻阅同学们的作品,与优秀的人一路同行,何其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