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江南乡土彰显时代内涵的深情歌唱吴
2025/4/9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黄成松/文
在我居住的地方,有个网红景点叫泉湖公园,公园由十个风景单元构成,其中一处叫温澜对雪,很有诗意的一个名字。一向少雪的贵阳盆地通常会在三九天飘点细雪,这处景点就会成为人们争相前往的所在。雪下不多,只够把山头的树染白,湖边的芳草地还不能全被雪覆盖,青一块白一块,置身期间,但见山色空蒙,湖水氤氲,白雪点点,游人如织,营造着一种温润绵厚的感觉,湖风吹面,亦不觉得冷。零零星星的读完吴重生的诗集《摘星录》,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个叫温澜对雪的景点,如果要找一个词汇或一个句子来表达我的阅读感受,我觉得可以用温润绵厚来形容,这是吴重生诗歌给我留下的印象。事实上,发自肺腑、温润厚实,这是吴重生诗歌令人心动的地方,也是难能珍贵的地方。我们可以从乡土的体认、情感的呈现、时代的书写等方面进入吴重生的诗歌世界,感知那些令人心动的“生命密码”。
(吴重生近影)
一、独具内涵的乡土想象
鲁迅曾说:“乡土是我们的物质家园,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乡土是任何人都无法轻易摆脱的精神纠缠,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存在的文化情结。诗歌作为一个民族生命体验与心中祈愿的表达艺术,无不自然、深切地从本原意义上联系着自己的“乡土”。在吴重生的作品中,对江南乡土特别是大运河物事的描摹和追忆是一条明显的线索,此类诗歌在《摘星录》里所占篇幅也较多,从不同的领域抒写着江南乡土的物事,共同建构着吴重生诗歌的乡愁空间,形成独具内涵的“乡土情结”。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对乡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也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书写乡土历来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的一大主题,文学史上很多经典作品或文学现象也与乡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莫言的东北高密乡,贾平凹的商洛故里都证明了乡土书写的成功。吴重生是浙江人。“江南好,最忆是杭州。”在中国历史上,杭州作为江南乃至中国的一颗明珠,风景秀丽,人文荟萃,妖娆美丽的杭州西湖、纵横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文脉留香的钱塘江,无不昭示着人间天堂的美好,让一代又一代骚人墨客牵肠挂肚、刻骨铭心。苏东坡、白居易等历史文化名人在杭州都曾留下了千古流芳的诗歌佳话。“杭州一座城,江南半部诗”,由此可见杭州文化底蕴之深厚博大,杭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重要。
生于浙江长于浙江的吴重生,对自己的家乡有特殊的感情和爱恋,大运河畔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事一史、一家一院,无不给诗人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围绕“大运河”这个核心意象,吴重生以一个“流放者”的文化姿态构建了自己诗歌的话语方式,用流畅的语言、炽烈的感情,诗意化的文字倾诉了自己对家乡无比的依恋与深沉的热爱。从《大运河是条太阳河》这首放在诗集前面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出大运河是诗人诗歌书写的重要部分,也是承载诗人的人生抱负或乡愁乡情的重要载体。诗人写道:“走上拱宸桥,就像走上故乡的原野/充实、安详,一如四季流淌的运河水”。喝着大运河的水长大,在大运河上行走,从杭州走到了京城,诗人不断的体认着自己的身份:“我是大运河的兄弟/太阳的子孙”“在北京地铁站汹涌的人流中/我告诉自己我是运河之子/在蓝色港湾栖身,与众船共渡晨昏”。诗人不断的体认着大运河的悲欢离合,体认着大运河生生不息的精神:“大运河,南人北相/在不同的纬度间交换思想和文明/大运河连接的每一个城市都是谜面的一部分/一棵树开枝散叶,就是一个不断猜谜的过程”。
在吴重生的诗歌里,乡愁具体可感。《祖居地》里这样写道:“山雀和野枇杷在各自领域传宗接代/它们和门楣上的春联相安无事/直到山涧水改道,泥屋在寂寞中老去/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们涉水而来,深红的铁皮船/满载着对于未来的畅想。”山雀、野枇杷、山涧水、泥屋、铁皮船等江南的寻常物事,深耕于诗人的记忆里,虽已蒙尘,却历历在目。《我在北方呆得太久了》一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热烈眷念。诗人写道:“我在北方待得太久了/记忆里的梁祝,已随风干了/从绣荷包到四香缘有些匆忙/从谷雨到白露,我忘了带盘缠/这么多年/我一直带着玉蜻蜓飞/龙凤锁可曾锁住我的童年?”一系列的发问之后,记忆变得清晰起来:“遥想当年,剡溪水初入黄浦江/浪花飞溅直抵蟾宫门外/流水做的唱腔是登月门票/江风做的身段是彩云倒影/施家岙村的王金水/是戏神的信使/他将银花、杏花揉捏成春饼。”
身在北国,心系江南,这种故土难离的“情”与赤子情深的“恋”,在吴重生的诗歌中,只要一碰到大运河,碰到钱塘江,就变成了一种莫名的冲动。离开故乡,故乡就成为一个符号伴随游子,追忆着故土的一切往事,故土的人、故土的情、故土的景和故土的事时时刻刻萦绕于胸怀,这是吴重生离开故土许多年以后一个不断返回生命记忆的过程,是借助于江南乡土尤其是大运河畔的人与事、物与象、情与景完成自己生命的返乡之旅,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借助于对个人生命的记忆,复活一个曾经的欢乐与悲伤、磨砺与成长的乡土世界,从而实现了内心与生俱在的生命与精神的还乡之旅。
二、真挚情感的诗意呈现
众所周知,文学即人学。它是人类自然情感的艺术表达,它需要创作主体用一种无功利的自然心态表现人类自我的内心世界,人类也喜用文字语言的形式来表现个体生命对社会、自然、自我的理解和感悟。就中国传统诗性文化而言,无论从先秦时期确立的“诗言志”说,还是魏晋时期流行的“诗缘情”说,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诗性话语的首要特征是表现情感,这源于人类本体意识的增强和对自身内宇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