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老师讲解四年级下册第九课短诗三首,值
2025/3/26 来源:不详短诗同学们之前不知道有没有接触过?不管有没有接触过都没有关系,今天芒果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四年级下册第九课短诗三首。
第一首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好多同学读了后不知道这首短诗的意思是什么,有些甚至模棱两可的,感觉读起来都不通顺。确实,芒果老师刚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当我们了解了其中的意义后就不会再这样认为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短诗的意思。
“这些事”指的是月明的园中的自然之趣;藤萝的叶下的童心母亲的膝上的亲情和母爱,这一切都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永不漫灭”表达了诗人对往事刻骨铭心的记忆。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
回忆:想过去的事或回想。
藤萝:又名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春季开花花淡紫色。
第二首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本首短诗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手法,由星星发光、花朵飘香引发思潮里波涛的清响,表达了诗人对大海深沉的爱。
思潮:指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也指某一时期内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
清响:清脆的响声。
第三首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第一个“风雨”指的是自然界的风雨。
第二个“风雨”指的是生活中的挫折和不顺。
“鸟儿”作者用“鸟儿”比喻自己,用它的巢里,比喻母亲的怀抱。
《繁星(七一)》作者通过对“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的回忆,这些回忆给作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表达了对童心、童趣和母亲的赞美。
《繁星(一三一)》作者面对大海时发出的一系列感叹,由波涛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赞美了大海的广阔与博大。
《繁星(一五九)》作者写了鸟儿为了躲避风雨躲到巢里,“我”遇到人生的挫折,躲到母亲的怀里,深情的赞美了母亲的温暖与无私。
课后习题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
答:三首诗形式短小,清新,明丽,意味深长,读来朗朗上口和有节奏感,背诵时可以抓住诗中的关键词。
2、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
答:我感受到了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在菜园里,藤萝垂挂在廊亭边,少年时的诗人正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上,在母亲温暖又充满关爱的抚摸下,倾听母亲讲述着儿时的趣事。
3、朗读第2首诗,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答:诗中“大海啊”及“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表达了对大海深沉的爱。
4、第三首诗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答: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刮风下雨;第二个“风雨”指心灵遭受打击而引起的不愉快甚至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