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灵隐寺内一副对联,短短14个字,帮助

2023/6/2 来源:不详

儿童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509122.html

文/格子道历史

凡年已觉远,悠然若梦中。林深无鸟语,殿静有经声。花笑迎客来,心诚闻鼓鸣。我自红尘界,进入佛门庭。——刘钦志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这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一句诗。单是这句诗便充满了对人生之艰难的感悟,体现了诗人面对烦恼时,那饱含无可奈何之意的叹息之情。这种真知灼见,在现代社会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的一生会遇到数不清的不如意事,有学习方面,也有工作方面,有婚姻方面,也有家庭方面。这些事情夹杂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带来烦恼,也会带来痛苦,让我们备受折磨,让我们跌落尘埃。不过在杭州灵隐寺中有一副对联,短短十四个字,若能读进心里,便能使人坦然自若,笑对人生。

一、杭州灵隐寺

杭州灵隐寺称得上是江南名刹,它位于飞来峰下、天竺山麓。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年。灵隐寺命运多舛,时毁时复,但延续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根据灵隐寺寺志记载,是印度僧人慧理游历杭州时,被此处风光吸引,便在飞来峰前建寺“灵隐”。

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贺新郎·用前韵再赋》中写道:“谈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实际上,不只是人生中的不如意事多如繁星,就连灵隐寺这座江南名刹也是命途多舛。至五代时期,寺庙扩建,改称为“灵隐新寺”。

毁了又建,建了再毁,起起伏伏至清朝,康熙四次游历这座史迹斑驳的千年古刹,将其改名为“云林寺”。至此,云林寺名流传开来。辗转数百年,灵隐寺在抗战时期被毁,建国后被陆陆续续修缮,至今已然重新焕发出千年古刹的光芒。

二、名传天下

灵隐寺藏于飞来峰和北高峰之间,于云雾缭绕之中若隐若现,不仅风景秀丽、仙气缭绕,人气自古以来也是非常兴旺。在烟波浩渺的山林中漫步,若见灵隐寺,少不得便要道一句:不愧是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千年古刹。

除了礼佛的香客和远道而来的信徒之外,灵隐寺在历史上也是众多文人墨客喜欢游览的景点。比如说,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都在游历灵隐寺时,留下了大量的诗篇。然而此后多年,灵隐寺虽为江南名刹,但终究达不到名传天下,妇孺皆知的程度。

那么,灵隐寺到底是如何名传天下的呢?

事实上,这就不得不提济公这个“活佛”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赋予了灵隐寺数不尽的传说,但其中跟济公活佛相关的传说,在经历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创作,通过影视作品广为人们熟知之后,使得灵隐寺这座江南名刹,一下子便随之名传天下,到年时,更是获得了“最具国际影响力中华寺院”的荣誉,如今更是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

三、济公活佛

提起灵隐寺,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那个行事疯癫,邋邋遢遢的济公和尚。“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在影视作品的影响下,济公和尚的形象已然深入人心。手上一把破蒲扇,脚上一双破草鞋,毫不顾忌俗世的眼光,偏爱喝酒吃肉,嘴里还说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济公和尚原名李修缘,法号道济,因此也有人叫他道济和尚。他最初于国清寺出家,后来挂单到灵隐寺修行居住。出家后的他言行叵测,跟常人大不相同,不坐禅、不念经,好酒肉,衣衫褴褛,疯疯癫癫。因此,又被称为“济颠和尚”。但又因为他经常于市井扶危行善,除暴安良而被后人尊称为“活佛”。

为什么济公在出家之后衣衫褴褛、不修边幅呢?

这就体现出活佛的人生智慧了。济公活佛虽然在言行举止方面似痴若狂,但却坚守心中的信念底线。就如同他一生不受清规戒律束缚一样,穿着打扮这等外在之物,已然不被济公活佛放在心上。想来这便是孔夫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济公活佛一生极其伟岸,其身上发生的传奇故事被人称颂乐道,口口相传。像“飞来峰”、“古井运木”、“戏弄秦相府”等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宋嘉定二年,也就是年,济公活佛圆寂,临终前留下谒云: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真正体现了活佛的人生境界。

四、导人向善

兴许是受到了济公活佛的影响,在灵隐寺寺内堂前,至今还有一副金漆楹联,悄然无息的向前来的游客和信众诉说着人生的智慧,这副对联便是: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此联用词直白简单,却蕴含了相当有深度的生活哲理。

似是济公活佛的写照,万事只求半称心,就是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事方面,一定要豁达、从容,要追求半称心的生活方式。就如《论语》中所说的“过犹不及”一样,人生若是事事追求完美,势必会承担更多痛苦。

这一副十四字对联虽然浅显直白,但却透露着人生的大智慧,大哲学。倘若能够读进心里,深入体会,那么在人生的旅途当中,必然会更加从容不迫。就算处于人生低谷当中,也会轻松自如地走出来。

小结:

国学泰斗季羡林大师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一帆风顺不过是愿望,心想事成不过是理想。就如同楹联中的上联一样,人生哪能多如意?在人生的旅途中,追求梦想和现实有差距是一定的,只有随缘顺应,路留一步,味让三分,才能处处得道,左右逢源。

于此,正是——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事不可做尽,话不可说尽。

参考资料《论语》《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