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丨兴仁

2023/5/27 来源:不详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扶贫政策仿佛一场好雨,洒进了贫困群众的心中,让他们享受到滋润与甘甜。忆起扶贫工作,从一开始,其中的点点滴滴便如苍穹下的繁星,闪烁夺目。种种经历,所见所闻,给予了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回忆过往,我能看到的不仅是贫苦群众辛劳的背影,感激的泪光……

作为教师的我,根本不知道脱贫攻坚的事。年9月的一天,阳光明媚,按照学校通知,全体老师下午两点钟到绿荫河广场开会。下午两点,阳光炙烤着大地。冒着烈日,全镇教师、医师、政府工作人员,还有县直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来了。原来是来参加镇的脱贫攻坚帮扶培训会。通过培训,才隐约知道脱贫攻坚是怎么回事。

我包的贫困户就在离巴铃不远的小寨村。虽说不远,但对这里的人家不是很熟悉。第一次和几个同事来走访贫困户,来到我包的贫困户家门前,看到房子是三间非常陈旧的瓦房,院坝和入户路都是泥巴地面,加上下雨,整个门口都是稀泥巴,很不好走。入户,看到满地都是垃圾和鸡粪。还好,主人见我们几个来他家,热情地出来迎接,却不知道我们来干什么。主人请我们坐,同事们看到板凳很脏,都说谢谢,但都没坐。主人才意识到板凳脏,赶紧把板凳擦干净后说:“请坐。”同事们才坐下,说明来意后,主人热情地倒上茶。问了一些生产生活的情况后,我们又到另一个同事所包的贫困户家去走访。

小寨村

在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我一直在脑海里勾勒他们一家人辛苦的生活状况,户主是上门女婿,岳父年纪大,身体不好,多病,医疗费用就让他们头疼。妻子是脚部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两孩子在省外务工,但工资不高,很难贴补家用。还有一个小孙子在读幼儿园。户主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只在家搞点种植养殖。他们全家人都很勤劳,但缺技术,缺资金,一年的收入还是很微薄。生活的压力一直让这家人笼罩在愁云的阴影里,非常无助。

扶贫先扶志。在后来的走访中,我试着了解他们的经历,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最重要的是了解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我思考着种种能够帮助他们的方法,医疗费用花费了不少的钱,现在还欠着债,我向他们讲解了大额医疗补贴政策;贫困生助学的政策也跟他们提及;种植养殖技术上的培训以及农业上的各种补助也全部告知他们……对于能够享受到的扶贫政策,他们特别感恩,嘴里不停说着感谢。他们微笑的脸庞上,眼神真挚而又清澈。

在一次次的下村走访中,和村民有了更多的交流,他们总是在夸赞现在的社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与日递增,充满希望,因为政策也越来越好。

通过这几年国家的帮扶工作,成果是显著的。我所包的贫困户政府给他家重新修了安全房,从此住上了安全房。在国家的政策帮助下,加上自己的努力,收入逐年上升,生活大为改观。再看乡村的变化,通村、通组路、入户路均全部硬化,都安装了路灯,乡村不再是黑暗一片。

在扶贫的过程中,随处可见到劳动的力量,生命的力量。以至于在我的人生中,树立起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在他们身上,我学会了百折不挠,在人生的道路上,困难何其之多,只要携带一颗坚持的心,荆棘遍布,也阻挡不了前行的脚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源兴整理

编辑徐涛

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