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得了一种感恩的心情,叫林清玄
2023/4/9 来源:不详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那个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文\一藻
在坚硬的世界,能修一颗柔软心的人,是生活中真正的强者。
那么,究竟什么是柔软的心呢?
“柔软心并不是和稀泥一样的泥巴,柔软心是有着包容的见地,它超越一切,包容一切。”
柔软心是莲花,因慈悲为水,智慧做泥而开放。
苏轼讲:“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同一场艰难的旅途,风雨走过,怎会没有烦恼。
作家林清玄说:“从烦恼到菩提的开关,就是柔软心。”
柔软,并不是柔弱。柔弱是没有抵抗的随波逐流,而柔软心则是海上的灯塔,它给人生小船在风雨飘摇的大海上指引着方向。
作者及其书
林清玄是中国台湾作家里最高产和获各类文学奖最多的散文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年,林清玄出生于台湾高雄,在十八个兄弟姐妹中排行十二,家中生活清贫。虽然从小,林清玄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是清贫的生活并没有阻碍林清玄对生活的希望和追求,他自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
17岁,林清玄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文章后,从此笔耕不辍。他的文章充满了敏锐的观察、深刻的哲理,他的文章似乎有一股魔力,可以将读者从现实的纷扰中解救出来。难怪有读者这样评价他:“我读了很多林老师的作品,在林老师的茶香里悟道太多。我懂得了一种感恩的心情,叫林清玄。”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是作家林清玄亲自甄选的心灵美文集。全书分为六章,收录了他创作时期的经典作品《人间有味是清欢》、《用欢喜心过生活》、《生命的化妆》、《白雪少年》等,同时也收录了《红心番薯》、《咸也好,淡也好》等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林清玄的文学世界,看他在面对坚硬的世界时,如何修得一颗柔软心。
心有莲花,何惧浮世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一书表达了林清玄对人生苦乐、得失、爱恨的看法,他的文章无不蕴含着深邃的哲理,给人启迪。
尘世浮华,世事虚幻,在喧嚣的红尘,修一颗安静的心;从泥沼的浅地中,抽一朵红色的睡莲。
在林清玄看来,人的欲望正如泥沼,而修得一颗安静的心正如从泥沼中抽出的一朵红莲,他在书中这样说道:
偶尔我们也是和别人相同的生活着,可是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波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照见这个无边的复杂的世界,在一切的优美、败坏、清明、污浊之中找到智慧。我们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
在《万物的心》这篇散文中,作家提到自己每次走到风景优美、绿草如茵、繁花满树的地方,都会从内心生发出一种感恩的心情,感恩这个世界如此优美,如此青翠,如此的繁华。
他说:“所谓‘风水好’,就是空气清新、水质清澈的所有。所谓‘有福报’,就是住在植物青翠,花树繁华的所在。所谓美好的心灵,就是能体贴万物的心,能温柔地对待一草一木的心灵。”
诗人陶渊明作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无论身在哪里,心的方向才是真正的归宿。虽身居闹市,若心宁静,亦是仙境;虽身在好山好水之中,心若不在,美景亦不在。
作家林清玄正是因为能体会到自己的真心,才能对眼前的美景抱有感恩之情,也才能看到“万物的心”。
从花开到花落,可以说是“色即是空”
读苏东坡的诗句《定风波》,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之句喜爱之极。
可是,年纪稍长,才知道要达到这种境界并不是容易的,林清玄如是说:
因为生命中真是有不少不可逃的东西,名利倒还在其次;至少像一壶酒,一份爱,一腔热血都是不易逃的,尤其是情爱。
林清玄在散文中提到日本小说家武者小路实笃写过的一个故事。
传说有一个久米仙人,在尘世中为情所苦,因而为了逃情,入山苦修成道。
一日,久米仙人腾云游经某地,看见一位浣纱女足胫甚白。久米仙人随为之目眩神迷、凡念顿生,飘忽之间,已经自云头跌下。
可见,情为网,网住天下众生,谁也无法逃离。
年轻时,林清玄曾遭遇情感的创伤,因而避居花莲,用他的话讲,这是在“逃情”。
繁星冷月之际,他与和尚们谈起尘世的情爱之苦,谈到凄凉处,就连和尚都不禁为之落泪。
由此,林清玄感慨到:
如果有人问我:“世间情为何物?”我会答曰:“不可逃之物。”连冰冷的石头相碰都会撞出火来,每个石头中事实上都有火种,可见再冰冷的事物也有感性的质地,情何以逃呢?
既如此,难道天下没有“逃情”之道了吗?
当然不是,既有情,何须逃?只要守住初心,不伤害他人,勇敢追求爱又何妨呢?
缘起缘灭,花开花谢,一切随缘!
佛说“色即是空”,从花开到花落,这中间隔了一个“缘”字。
爱在的时候,珍惜爱;爱去的时候,亦可享受一个人的朗月星空、清风明月。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九州出版社林清玄著著京东查看已下架“晴天爱晴,雨天爱雨”——这就是林清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