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牧场荒山坡上长出好项目

2023/2/8 来源:不详

记者走基层一线看变化

“脚底有泥,振兴有路”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昔日贫困县,如今的剑川县,群众喝的是自来水,走的是平坦路,住的是整洁房,栽上花草木......更多贫困家庭有了“靠得住”的产业;更多山乡百姓有了“搬得出”的底气;昔日的深度贫困县正在蝶变成天蓝地绿、水清山秀、繁星闪烁的美丽乡村。

但是现在的剑川县困难户过得确实和以前截然不同的生活,在这些困难户中,甚至还有残疾人,究竟是发生了什么,让他们走出了困境呢?

扶贫协作重在产业,成在产业。自上海市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大理州剑川县以来,始终注重产业帮扶,深入发掘剑川县的资源优势,把乳业确定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来培植,以沪滇帮扶资金为牵引,撬动各类资本,打造高原特色奶牛产业,开创“一县一业”品牌新格局,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年,云南大理剑川县引进云南皇氏来思尔智能化乳业有限公司入驻剑川成立云南大理云端牧业有限公司,实施万头奶牛养殖及10万亩牧草种植项目,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采取土地流转、务工、股权合作等方式,不仅发展和提升了当地奶牛养殖业,同时也带动了群众增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助推了乡村振兴进程。

截至目前,全县93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5万元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59个村,50万元以上9个村,平均收入27.37万元。

乡村振兴看剑川

云端牧场:荒山坡上长出好项目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刘书贵

昔日荒山,如今成了绿水青山,山上长牧草,保水保土又养牛,又增加村集体收入和村民的收入。赵树瑛摄

剑川县通过“出台一批政策、引进一个龙头、带来一批企业、壮大一个产业”,合力构建成“来思尔乳业产业联合体”的产业体系,将奶牛产业打造成了联农带农的大产业,走出了一条政府助力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产业振兴路。剑川的乡亲们正在用辛勤劳动为美好的生活挤出“来思尔乳汁”。

对口帮扶好办法

在剑川县羊岑乡杨家村三甸箐自然村,背靠老君山,荒山荒坡多,植被稀疏,不保水不保土,不养人,经过多方的求证、论证,与对口帮扶单位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及上海市东西部协作会商,为服务洱海保护治理大局,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以整治撂荒地为突破口,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促成当地撂荒地化零为整、连点成片,形成便于规模化、机械化作业的大片土地,同时因地制宜引进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同频共振”。决定量身确定项目,既要环保又要富民,年,县委、县政府和对口帮扶单位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及上海市东西部协作,招商引资,引进一家养殖重点企业,云南皇氏来思尔智能化乳业有限公司入驻剑川成立云南大理云端牧业有限公司,在亩荒山种植牧草,使昔日荒山,如今成了绿水青山,山上长牧草,保水保士又养牛,又增加村集体收入和村民的收入。

年11月,云南皇氏来思尔智能化乳业有限公司入驻剑川成立云南大理云端牧业有限公司,共同实施万头奶牛养殖及10万亩牧草种植产业扶贫项目,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在羊岑乡杨家村建设万头优质奶牛标准化养殖牧场。云端牧场由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承建营运,剑川县政府、中国电建集团“沪滇帮扶”提供融资支持,项目总投资3.85亿元,20年合作期限;每年万元租金和60万元委托代村民养收益。覆盖全县46个村集体。通过参与产业项目投资,持续稳定增加全县88个村集体收入,有效巩固全县脱贫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剑川县羊岑党委副书记董建伟告诉记者:“年10月,云南大理云端牧业有限公司在羊岑乡杨家村建设万头优质奶牛标准化养殖牧场项目竣工,首批奶牛入住“云端牧场”,项目采用“帮扶单位+县产业平台公司+地方龙头企业+村集体+脱贫户”的产业帮扶模式,每年为60个村集体带来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同年,云端牧场乳制品成功上线,为助推“云端牧场”奶业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消费帮扶采购“云端牧场”乳制品达万元,上海市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消费帮扶采购万元,快速推动剑川乳业品牌建设,确保了云端牧场的稳增发展,为剑川县“乳畜业”发展提供样板。”

企业村户得利共赢

实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总体目标,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同剑川县紧紧抓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的改革良机,借助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专项产业扶贫资金万元,上海市对口帮扶资金万元,县级配套资金万元,基础设施总投资万元,引入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实施云端牧场一期总投资3.85亿元的万头奶牛养殖及十万亩牧草种植产业扶贫项目,成功开辟了一条“扶贫兴产业”的帮扶道路,为剑川稳定可持续发展,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昔日的荒山秃岭,改造成了绿荫荫的牧草,日前,记者在羊岑乡杨家村三甸箐自然村的牧草种植基地里了解到,原本是撂荒地变成了一块块规整的土地,种下的牧草生机盎然,多名村民正在把牧草内的种穗剥离出来打包好,用于后期的种植。据了解,这片荒山,如今变成了绿荫荫的牧草是剑川县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云南大理云端牧业有限公司租用三甸箐自然村的亩撂荒地种植,羊岑乡全有亩左右,共有户农户种植牧草,“云端”牧草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羊岑以及三甸箐自然村的植被面貌,更给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层次变革。

云南大理云端牧业有限公司落户羊岺乡后,目前拥有泌乳牛头,年产生鲜乳达多吨,年销售收入达1.2亿多元。解决了当地名村民就业,年提供多个季节性用工,牧场所需的饲草饲料主要通过当地订单农业方式采购,又带动了剑川县7个乡镇多农户种植青贮玉米、大麦草00多亩,年收购青贮玉米、大麦草达0多吨,玉米精饲料多吨,年支付饲料收购款达多万元,带动多农户实现增收创收。牧场达产后可实现奶牛存栏多头,日产生鲜乳多吨,年销售收入达2.4亿多元。可带动00多农户种植饲草饲料10多万亩,年收购饲草饲料00多吨,年带动农户创收增收0多万元,企业得利,村民增收,这就是剑川县村企联建的核心价值。

绿水青山惠民案例

剑川县充分利用其生态旅游资源,围绕服务洱海保护治理大局、发展促保护的思路,剑川县委、政府经过多次考察及多方商榷,羊岑乡杨家村三甸箐自然村结合自身情况。年11月,云南皇氏来思尔智能化乳业有限公司入驻剑川成立云南大理云端牧业有限公司项目开始。至今,云南大理云端牧业有限公司,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9万多元。为助推“云端牧场”奶业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消费帮扶采购“云端牧场”乳制品达万元,上海市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消费帮扶采购万元,快速推动剑川乳业品牌建设,确保了云端牧场的稳增发展,为剑川县“乳畜业”发展提供样板。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及上海市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以小奶牛“撬动”大产业的战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措施,力争通过5年的发展全面形成万头养殖规模,牧草种植面积超10万亩,终端产品销售收入突破5亿,全产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税收收入突破,万元。为助力剑川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优质方案。

羊岑乡乡长陈文聪说:“生态循环是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云端牧场项目也是京鹏“种养加一体化”的重点项目,京鹏重点为此牧场规划建造了废弃处理工程、肥水处理、固废处理、绿化等生态环保项目。在粪污处理时,采用粪沟回冲系统、完全做到了雨污分离。牧场产生的养殖废物和粪便处理后综合利用,可达到无害化、资源化,各类废物可以得到合理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京鹏用最先进的工艺帮助牧场形成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有机肥20万吨,年产沼液约30万吨,实现粪肥循环利用,助推剑川有机种植产业发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2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