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鲁迅的经典小说,被徐克搬上银
2022/11/5 来源:不详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在华语武侠片的大银幕上,徐克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90年代初的武侠港片浪潮,让徐克一跃成为了华语影坛的“武侠宗师”。而由他策划、拍摄的《笑傲江湖》三部曲、《新龙门客栈》、《刀》等作品,也受到了许多影迷的喜爱。
年,徐克、胡金铨合作拍摄的《笑傲江湖》,在华语影坛掀起了一股“新派武侠片”浪潮。
而此时的徐克,也趁着这股“武侠浪潮”高歌猛进,走上了事业高峰,并开始以监制的身份,在港片银幕中活跃。《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新仙鹤神针》,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的武侠作品。
除了在香港影坛活跃,90年代初的徐克,还与不少内地电影人进行过武侠片合作。年,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就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合作,将鲁迅的经典小说《铸剑》,搬上武侠大银幕。
然而,因为时代洪流的冲击,这部《铸剑》成为了一部被埋没的经典。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徐克27年前的这段电影往事。
一、因“黄飞鸿”而起的合作,徐克的“鲁迅情结”
年,《黄飞鸿之壮志凌云》、《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的热映,让嘉禾产生了投拍续作的想法。而此时的徐克,也创作了《狮王争霸》的剧本。为了出色地还原故事,徐克希望《狮王争霸》能在北京取景拍摄。
年之前,内地电影市场还未全面开放。为了拍摄《狮王争霸》,“嘉禾”派出代表团,前往内地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商谈合作。最终双方达成合作共识,并联手拍摄了这部《黄飞鸿之狮王争霸》。
这部《黄飞鸿之狮王争霸》的拍摄,也为《铸剑》的诞生埋下伏笔。
90年代初,《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等作品的诞生,在华语影坛掀起了一股“武侠热潮”。
在“武侠港片”的潮流冲击之下,不少内地电影人,也开始对“新派武侠片”的拍摄进行尝试。年,何平导演就将“西部片元素”与“武侠片”相结合,并在“西安电影制片厂”的支持之下,拍摄了《双旗镇刀客》。
年,徐克来到北京拍摄《狮王争霸》,此时的“北京电影制片厂”,也希望与这位武侠名导合作,拍摄一部“新派武侠电影作品”。
面对这个合作机会,“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制片人才汝彬,提出了拍摄鲁迅小说《铸剑》的想法,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徐克的认可。
早年的徐克,对于鲁迅的作品,也是极为钟爱。年,徐克就曾借鉴鲁迅的《狂人日记》,创作了电影《地狱无门》,“人吃人”的荒诞故事、讽刺人性的深刻主题,让该片获得了不少影迷的喜爱。
《地狱无门》之后,极具讽刺性的故事设计,也成为了徐克电影作品的一个特点。《倩女幽魂》系列、《笑傲江湖》系列,都是“借古讽今”的典型例子。
《倩女幽魂2》剧照才汝彬的提议,获得徐克认可之后,“北京电影制片厂”便与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共同拍摄了这部《铸剑》。
才汝彬、徐克共同担任监制工作,而“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张华勋,则担任了该片的导演。
这部《铸剑》虽然以鲁迅的小说《铸剑》为蓝本,但在故事的设计上,创作人员们也融入了不少自己的想法,并对故事进行了不少改编。
接下来,我们就简单聊一聊,这部《铸剑》的剧情故事。
二、独特的复仇故事,另类的武侠经典
电影的一开始,一群奴隶在矿洞中挖掘矿石。此时,一段旁白响起。
原来,在奴隶社会里,人们遇到挖掘不开的矿洞,便会用奴隶的头颅祭祀上天。以此来感召神灵,打通矿路。
在一番祭祀之后,矿路打通,奴隶们在矿洞中挖出了一块铁矿石。随着这块铁矿石的出现,《铸剑》的故事也缓缓拉开序幕。
在一个幽暗的山洞里,一名男子因为铸剑失败,而仰天长啸。他将炽热的铁片,按在自己眼角的伤痕上,以痛苦来平复内心的无奈。
铸剑失败之后,男子整理了衣装、离开山洞,径直向山下走去。
在山下,男子看到了满地的骷髅,以及绑在木桩之上的奴隶。飞翔的鹰隼,不停的啄咬着这些奴隶的尸体。
一名奄奄一息的奴隶告诉男子,自己是被楚王拿来祭祀神鹰的,并祈求男子给自己一个了断。
看着痛苦的奴隶,男子拔出了自己铸造的破剑,给了奴隶一个痛快。
男子走到了一片废墟中,看到废墟中残破的石像,陷入了回忆。
原来,男子早年是一名将军,曾带领人马在这里抓人。男子眼角的伤痕,就是早年在这里抓人时留下的。
此时,一名瞎眼的老婆婆,和一个小女孩从废墟中走了出来。二人向男子乞讨,男子给了二人一些吃的,老婆婆也开始向男子讲述废墟的过去。
原来,此处曾是一座铸剑作坊。19年前,楚国的奴隶们,发掘了一块铁矿石。楚王命令铸剑名师干将,在此处以铁铸剑。
干将花了3年时间,铸造了一把宝剑,这把宝剑削铜断木、无坚不摧。然而,楚王担心干将铸造出更好的剑,于是杀了干将,并派兵捣毁了这座铸剑作坊。
随着老婆婆的讲述,男子回忆起当年干将被杀、铸剑作坊被毁的往事。原来,这个男子就是奉命摧毁铸剑作坊的楚国将军“宴之敖”。
当年,宴之敖奉命,摧毁铸剑作坊,“杀光”作坊里的所有人。然而,看到干将的妻子莫邪,以及干将刚出生的儿子时,宴之敖动了恻隐之心,放了二人,自己也因为违背王命,成了流亡的“逃犯”。
为了感谢宴之敖的施舍,老婆婆决定送他一把宝剑。
老婆婆告诉宴之敖,自己曾在废墟里发现一个铸剑的模具,这模具是一对。当年干将应该是铸造了两把剑,但只将其中的一把献给了楚王。
老婆婆表示,每到夜晚,北山方向总有冲天剑气,与皇城之内的剑气不分上下,另一把剑应该藏在北山,并让宴之敖去北山寻找。
宴之敖听从了老婆婆的话,前往北山。而在北山之上,莫邪把干将的故事告诉了儿子眉间尺,并把宝剑交给儿子,希望儿子去皇城报仇。
宴之敖来到北山,见到了莫邪,询问宝剑的下落。莫邪认出,宴之敖就是当年放过自己和儿子的恩公,便如实告知了经过。
原来,在宴之敖赶到之前,眉间尺就已经带着剑,前往皇城方向而去。于是,宴之敖便前往皇城,追赶眉间尺。
在皇城,楚王展开祭祀活动,一名漂亮的女巫在祭坛之中跳舞。祭祀完成后,女巫便被楚王带入寝宫。女巫自称能感召天地灵气,与自己结合便能吸收天地灵气,延年益寿。
与女巫结合之后,楚王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楚王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雄鹰,与女巫一起飞上了天空。然而,一群猎人却用弓箭将自己射死。
在梦中惊醒的楚王,寻问女巫这梦境的寓意。女巫占卜之后,告诉楚王,有乱臣谋逆,谋逆之人就是楚王的弟弟叔堪。
听了女巫的话,楚王便决定去抓捕叔堪。此时,女巫表示,叔堪是北山外,一只妖鹿幻化而成,他的党羽不过是一些猪、牛、羊成精,只要楚王去北山猎杀妖鹿,再把方圆五百里内的猪、牛、羊屠尽,叔堪必死无疑。
于是,楚王下令,将方圆五百里内的猪、牛、羊全部屠尽,还决定次日去北山狩猎。看到楚王如此举动,女巫也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原来,女巫的父亲死在了楚王手上。为了报仇,女巫以美色接近楚王,再以鬼神之言,诱导楚王走上荒淫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与林青霞有几分神似的内地女演员王菁华,受到徐克的青睐,出演了片中的“女巫”一角。在拍摄了这部《铸剑》之后,王菁华还参与了徐克《黄飞鸿之王者之风》的拍摄,并出演了片中的“苗三娘”。
眉间尺来到皇城,看到到处都在屠杀牛羊。此时,恰逢楚王出城,眉间尺本想冲上前去,刺杀楚王,但因为胆怯,只好看着楚王的车队扬长而去。
在人群中,眉间尺撞倒了一名瘦弱少年,少年便向眉间尺讹钱。此时,宴之敖也赶到皇城,还帮眉间尺解了围,并细说前事。
楚王在北山猎杀了一头鹿,并带着鹿的尸体返回。楚王归城的途中,在山间遇到了眉间尺、宴之敖。眉间尺拔出宝剑,向楚王的车队冲了过来,楚王的护卫们在远处放箭,密集的箭雨,逼退了眉间尺、宴之敖二人。
宴之敖告诉眉间尺,光靠宝剑、勇气,是报不了仇的,自己有一个办法,可以杀了楚王,但需要两样东西。
眉间尺询问什么东西,宴之敖表示,自己需要眉间尺的头和宝剑。为了报仇,眉间尺把自己的头颅和宝剑,交给了宴之敖。
这段剧情的设计,与“荆轲刺秦王”有些相似。荆轲也是凭借樊於期的头颅,才获得了觐见秦王的机会,随即实施的“刺杀”。
回到皇城的楚王,找来女巫,询问自己路上遇刺的事情。女巫表示,可能是方圆五百里的猪、牛、羊,没有屠戮干净,不过无碍,只要将方圆五百里内,与刺客年龄相仿的男子,全部抓起来杀掉即可。
女巫的话,引起了朝臣的不满,大臣们纷纷上谏,楚王也开始对女巫有所怀疑。
楚王下令斩杀女巫,但女巫却用苦肉计,以“死”明志,还表示自己怀了楚王的骨肉。
动了恻隐之心的楚王,放过了女巫,但废除了她巫师的身份。被楚王疏远之后,女巫看到“迷惑之计”无法继续实施,为了报仇,她决定入宫行刺,结果被宫中的侍卫击杀。
拿到眉间尺的“头颅”之后,宴之敖开始化妆成游方术士,在皇城内到处游走,并声称自己有一套戏法。这戏法一旦施展,既能让人消烦解忧,还能保天下太平,但必须两个条件,一是金龙、一是金鼎。
宴之敖的话,很快传到了皇宫。楚王表示:“金龙孤就是,金鼎孤也有”,于是便派人寻找宴之敖,到皇宫表演戏法。
宴之敖表示,自己手上有一颗头颅,在满天繁星之夜,在一金鼎内注满沸水,将头颅放入水中,这头颅会自己翻腾唱歌,这歌声被一个人听到,能消烦解忧,被百万人听见,便能保天下太平。
于是,楚王按照宴之敖的说法,设下金鼎,等待表演。
宴之敖将眉间尺的头颅放入鼎中,一开始头颅确实在水中翻腾,但不多时便沉入水中。楚王走近观看,不料宴之敖却拔出了藏在道具中的宝剑。
看到这番情景,楚王也拔剑应对,两部宝剑在交锋之下,先后折断。宴之敖趁机削下楚王的人头。而楚王的人头,也掉入金鼎之中。
杀死楚王之后,宴之敖被卫兵团团围住。此时的宴之敖斩下自己的头颅,丢入鼎中,三颗头颅在沸水的蒸腾之下,变成三个骷髅。
大臣们无法辨认,哪个头颅才是楚王。于是便用三口金棺,装载这一具尸体、三颗头颅,并埋葬在三座墓中。
楚王遇刺后,新王登基。新王下令,全国各地用铁矿石铸剑。凭借着铁剑的所向披靡,楚国在这个青铜器横行的时代,快速壮大、崛起。而《铸剑》的故事,也在此时落下帷幕。
三、另类的武侠经典,却埋没在了时代洪流之中
“干将铸剑被害、眉间尺为父报仇”的故事,最早出现在晋代志怪小说《搜神记》卷十—《三王墓》中。
年,鲁迅先生在经历了“女师大学潮”和“三一八惨案”之后,提出“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之后,便对《三王墓》的故事重新整理,以白话文的形式编写了《铸剑》,用这个“勇者不惧生死,一心复仇”的故事,激励当时的民众。
在《铸剑》中,鲁迅先生对《三王墓》里通晓奇幻法术的“客者”,进行了二次创作,并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宴之敖者”。
而在这部电影版《铸剑》里,创作组对“宴之敖者”这个角色进行了再度创作,让他取代眉间尺,成为了故事主角,还在故事中添加了一个“女巫”的原创角色。小说中贵妃产下的铁块,也变成了奴隶们挖出的铁矿石。
原本的奇幻神话故事,也在一层一层的改编之下,逐渐披上了武侠的外衣。鲁迅先生笔下的“理想主义者”宴之敖,也褪去了“纯粹化”的神秘面纱,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不惧生死的“任侠角色”。
虽然是一部武侠作品,但这部《铸剑》却并没有对片中的打斗桥段,进行过多的呈现。反而是将影片的重点,放在了故事的写意表达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年何平导演拍摄的《双旗镇刀客》也是如此,重写意而轻动作。在《双旗镇刀客》里,孩哥一共就三场打斗,最后一场大对决,还在一片黄沙之中,没有画面,全靠脑补。
这种“重写意而轻动作”的做法,既能提升电影的艺术感,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弥补,电影创作团队在动作设计方面的缺陷。毕竟在打斗设计这方面,90年代的内地电影,根本无法与此时的香港电影相提并论。
在这部《铸剑》中,陶埙的低沉配乐,搭配上随风飘散的黄土、落叶,炽热阳光之下的骷髅、秃鹰,让影片显现出一股独特的意蕴。
虽然这部《铸剑》写意感十足,但该片上映后的惨淡表现,却让其成为了一部被埋没的经典。
这部《铸剑》在年完成拍摄之后,于年上映。在香港,这部作品因为缺乏明星、大咖的加持,被淹没在了票房洪流之中。而在内地,年的内地电影市场全面开放,大量优秀港片作品被引入内地。
在这股“港片引入潮流”之中,面对诸多打斗精彩的动作港片,这部《铸剑》再度没入票房洪流之中。而在影展奖台之上的默默无闻,也让该片陷入了一时的沉寂。
随着岁月的流逝,《铸剑》另类的“武侠片气质”,开始吸引越来越多影迷的注意,这部被埋没的作品,也开始在岁月长河中,逐渐展现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