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两代最有意境的一首古诗,把梦写到极致
2024/6/1 来源:不详鲁迅曾经说过,一切好诗到唐都被写尽了。
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并不是说宋、元、明、清几代出现的诗就不好,而是想要超越唐诗这座高峰,确实难度很高。
所以唐朝之后的文人开始另僻出路,于是出现了宋词、元曲、到了明代开始重视理学,写八股文章。
而实际上,元、明、清三代也出现了不少意境不输唐诗的佳作。
比如,虞集的《风入松·寄柯敬仲》“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比如袁枚的《苔》“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还有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还有郑思肖的《画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而在元未明初,还有这样一位诗人,名叫唐珙,写下一首记游诗《题龙阳县青草湖》,因为意境太美,还被误收入《全唐诗》,在后人的几番考证之后,才“诗归正途”。
这首诗所营造的意境浪漫无比,虚实交融,想象奇特,物我两忘之间,已全然神游于九天之上,完全把尘世中的烦恼抛之脑后,进入一个如诗如画的绝美梦境之中。
当之无愧可以说是元明两代最有意境的诗。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元唐珙的《题龙阳县青草湖》
先了解一下作者唐珙,字温如,元代人,出生于今天的浙江绍兴,史料关于他的记载资料非常少,简单到就一句话“珙豪于诗。”
但是唐珙一生却流传下来八首诗,从这八首诗中我们就已然能看到唐珙的模样。
分别是《墨兰》、《猫》、《赵文敏书洛神赋》、《澄碧堂》、《题海岳后人烟峦晓景图》、《韩左军马图卷》、《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题龙阳县青草湖》。
他喜欢兰花,喜欢养猫,痴迷于书法,喜欢研究禅宗,会画画,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文人雅士。
值得一提的是,唐珙的父亲唐珏是一个忠君爱国的南宋义士。
元世祖时,以杨琏真伽和僧允泽为首的元朝僧人,在当时宰相桑哥的支持下,对江南的皇陵进行挖掘盗墓,进行大规模的洗劫,将奇珍异宝偷走之后,又将君王的尸骨弃于荒地草丛之中。
唐珏听闻到这个消息,悲愤不已,对家中的物资进行典当,召集乡中的青壮少年,对诸帝遗骸进行分类收藏并埋葬,并在坟前种上“冬青树”作为标记,他的义举让无数人动容。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阵阵秋风在洞庭湖上吹起,似乎一夜之间把洞庭的波纹都吹老了,泛起白波阵阵,这一夜漫长的愁思,让湘君也白了头发。
“西风吹老洞庭波”,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萧瑟的秋风,它搅动洞庭湖,风生水起,波浪翻涌。
一个“老”字,把诗人的情感代入其中,说明诗人此时的心境,其实是带着一点淡淡的愁。
而诗人的想象力更是出奇,湖上的白浪一波一波随风而来,不正是湘君那在风中飘逸的白发吗?
“一夜湘君白发多”,“一夜”两字又写出了流光飞度的无奈感,仅一个晚上的时间,这白发就生成了。
好比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表达了同样的人生感触。
这两句交代了诗人心中带着丝丝愁绪,于洞庭湖上泛舟,看着波光荡漾心中有所触动。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心中有愁,于是喝起了酒,诗人在小舟之上,一杯又一杯,不知什么时间竟睡着了,等自己幽幽醒转之时,已是入夜时分。
诗人在此时看到了什么景象?
“醉后不知天在水”,浩浩荡荡、寂静无边的洞庭湖上,一叶小舟悠然前行,满天繁星闪烁,湖中一片星辰倒影。
澄净的湖水,和朗朗的星空,水天一体,已经全然分不清,哪个是天,哪个是水,此时天地一片璀璨,共是一个琉璃明净的世界。
“满船清梦压星河”,诗人举杯消愁后,跌入一个清梦幻境中,此时诗人的心境开始出现转折,由之前的惆怅,转为入醉后被眼前的美景,所激发出来的豪放和洒脱。
我在小舟之上枕着满满一船的清梦,而我的小舟在银河之上自由行走,一个“压“字,写出这一船清梦的丰盈和饱满。
梦本来是轻盈的,空灵的,而在这里诗人却赋予了它力量。
诗人这里的“清梦“,在我的理解,就是一种忘记了世俗,忘记了烦恼,思绪飘然于外,沉浸在美好当下,有如踏足仙境的一个状态。
而其实这两句整体而言,营造的就是一个极致美好的幻境。
不禁让我想到张孝祥也写过一首《念奴娇.过洞庭》,把洞庭的秋色写得极美,“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那种美好的感受只有去过的人才懂!
我们身处在红尘之中,在柴米油盐中日复一日,也许并不得意,也许人生失落,但是诗情和画意蕴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所以我喜欢旅行,每一次旅行,其实都是在给自己的心灵放一个假,看到不一样的人,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也许旅行结束之后,仍要面临和以前一样的生活,但是我的内心却不是从前的我。
那些看过的山山水水,化为心中的梦,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我。
-end-
更多精彩图文:
十首古诗词,写尽喝酒的十种意义,不止一醉解千愁
一首古诗,清幽明净,空灵含蓄,写尽人间最美秋色,让人心神向往
张孝祥最浪漫的一首词,潇洒豪放,写尽洞庭秋色的美,一身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