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怀仁文客蘸笔书写出的雁门豪气桑干河

2022/10/24 来源:不详

刘军连治疗尖锐湿疣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01/9393599.html

领悟朔州

朔州,地处晋北,史称雁门。北朝那首令人陶醉的《敕勒歌》唱出她丰美的容颜,富庶的生活。

但是,千年过后,明代一位叫王越的官员却吟出了“三春哪得桃杏花”的煞风景诗句,随之成为后世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第一印象。

对此,谁能不产生疑问——千百年来,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究竟经历过怎样的变迁?岁月的风雨,到底给予她怎样的温柔和惨烈?

面对如今的绿水青山,茂林沃野,也许朋友们还是百思不得其解。说实在话,我也是懵懂队伍中的一员。直到将元好问的“四海于今正一家,生民何处不桑麻”与《敕勒歌》和王越的诗句对比,才有所领悟——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才是对这片土地黄与绿、荣与枯的最好诠释。

《敕勒歌》唱响在朔州所处的地区民族空前大融合的黄金年代,“生民何处不桑麻”的田园情景同样出现在“四海于今正一家”的元朝大一统时期。《怀仁县志》中有这样记载:“辽析云中县地,置怀仁县。因太祖会后唐武皇于此,取怀想仁人的意思,故名。”这段文字道出了怀仁置县的深刻寓意和具体年限,也告诉世人一段民族融合的传奇往事。这也是元之前不远的盛事。在和平的阳光下,风清气正,物阜民丰,这片土地上必然呈现安居乐业的局面。

但是,明代北方一直兵燹不灭,铁蹄践踏下的朔州大地满目疮痍,天空弥漫的是硝烟沙尘。作为三边总制兵部尚书的王越,眼中的荒凉和着心中的焦虑,哪里能唱得出男耕女织的田园牧歌!

我伫立在杀虎口前,遥想汉时明月高悬关头,明代鼓角响彻峡谷,铁骑飞奔,铁蹄千钧,草场变成了战场,绿冈变成了沙梁;战火熄灭了,黄沙扬起来,草原变成了沙漠,良田变成了荒原,和风细雨变成了狂风暴雨,于是,桃花源里的乡亲们成了“野人家”,痛苦地忍受着黄龙的肆虐。

他们顽强地与风沙争斗,毕竟势单力薄,他们坚韧地与贫穷抗争,毕竟夜长昼短,沙眼朦胧地看着,看着那肥沃的土地碱化,沙化,看着那宽广的大河断流,干涸。

许多年过去,杀虎口杀气驱散,悠远的驼铃唤醒了和平生活的美梦,但走西口的苦涩岁月,又让多少乡亲带着无力回天的哀叹,泪洒贫瘠的故土,抛却风沙弥漫的家园。

现在,我终于明白,家乡的山水,乡亲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兴衰密切关联。为什么有时“不养桑蚕不种麻”?为什么有时“生民何处不桑麻”?同一片天空,同一块土地,同一轮明月,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温度和光线。

人类的生存环境由大自然赐予,无论贫瘠还是丰肥,总有不离不弃的坚守,当然,有的是别无选择,有的是不屈的抗争。我们的祖先属于后者。他们祖祖辈辈坚守着一个信念,他们坚信故乡有的是明镜似的蓝天,有的是水丰草茂、柳绿花红的美景,有的是牛肥马壮、五谷丰登的富足。然而,残酷的现实用凄厉的风声和滔天的沙尘告诉世界,民众的热情和辛劳在历史的狂风恶浪中有时也只能收获失望——因为,滚滚波涛中,没有坚强屹立的中流砥柱,狂风巨浪里,缺失力挽狂澜的舵手。

纵观浩繁国史,对于生态,大致数千年多是顺其自然,一个个王朝政权无奈地在战乱频仍中苟延残喘,所谓的太平盛世也只是昙花一现,持久性的民生工程屈指可数,追求大同世界的明君能臣,面对不尽人意的江山只有望洋兴叹。

时光之河流淌到20世纪,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到,“于中国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然而,“长夜难明赤县天”,半个世纪水深火热中煎熬的祖国,正在惨烈的征战中浴火重生,征途漫漫,伤痕斑斑,历史的局限只能将先驱描绘的蓝图留给不知哪一代后人去变成现实。

历史选择有其必然性,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集体,因为她的初心而得到人民的赞许。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才有勇气告诉他的人民“人定胜天”!

朔州,这位积贫积弱的母亲,背负千年积累的凄苦,挺起伤痕遍布的身躯,和着共和国振奋人心的复兴劲曲,精神饱满地开始了旧貌换新颜的梳妆。

70年,几乎是一个人生命的全部,70年,是几代人成长奋进的时空,70年,是朔州改天换地坚实的脚步;70年,雁门关外出现了一座七彩花园,70年,杀虎口内孕育出一种不朽的伟大精神!“久久为功”,这四个字包含了多少日月,多少星辰,多少血汗,多少财富!

30年前,在百业待兴的七里河畔,几个兄弟聚集,回望历史,展望未来,立下宏愿,携手并肩,让母亲更富裕,更美丽!30年来,从杀虎口到广武城,从洪涛山到龙首山,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百姓,从田野到厂矿,到处传颂着实干兴市的感人事迹,天天在产生方方面面的惊喜。你看哪,塔乡五谷丰登,古城牛奶飘香,门神激励奋进,古金沙滩成了奋斗新时代的新战场,你看哪,赛马场健儿扬鞭,露天矿铲车奔忙,煤电新城姑娘般蜕变,呈现出美丽的崭新姿态,明珠一样闪耀在祖国的版图上!

地绿了,水未清。我们的头脑十分清醒。桑干河上游在朔州境内,曾几何时,我们的母亲河在废渣、垃圾、污水的凌辱下挣扎、嘶哑。不敢想象,失去母乳的孩子终将怎么生存。从世界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文明、玛雅文明的消亡,到中国楼兰古国的失去,历史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告诉世人,一个城市,一个流域,失去水源,只有走向消亡。

面对母亲的病体,谁能不心急如焚,水土流失,河干水竭,失去的将是什么?也许不只是碧波青鳞,两岸花香,不只是儿时童话般的梦想,而必然会失去滋养这片土地的万古流淌的血脉,失去万朔州儿女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

“清河!清河!”儿女们发出了拯救母亲的最强音!年6月15日,朔州市委、市政府果断拉开了桑干河清河行动的序幕。经过朔州全市人民一年的奋力拼搏,6县(市、区)各级党政部门的通力合作,实现了“浚河、控污、固堤、绿岸、增水”五大环节。“一年时间把境内的桑干河梳妆一新,这是我们朔州建市3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全民行动。它,历史性地改善了桑干河流域环境,确保北京人民喝上干净安全的饮用水。它,打出了朔州绿水青山品牌,打出了党委和政府影响力,打出了人民群众的精气神,也为我市经济转型打下了极其牢固的基础。”在清河行动开展一周年之际,朔州市清河办常务副主任杨成清这样总结说。

啊,30年后的今天,崇福寺的塑像还是那么慈祥,她也许有许多话想对众生讲,缭绕香烟中,她目睹了这些虔诚的儿女艰辛地为母亲梳妆,晨钟暮鼓中,她听到了这些勤奋的儿女为这片神奇的土地深情地歌唱。如她所愿,大千世界真的化出了这样一块功业无边的福田。

绿色,氤氲了黄尘,清流,荡涤了浊梦。登临右玉南山主峰,缅怀绿化英模,体味领袖题词,放眼茫茫林海,谁能不感慨万千!犹如一包神奇的染料,那充满生命律动的绿,浸透了六区县的山坡原野,河流就像飘舞的玉带,湖泊好似清凉的明镜,一万平方公里的田野山川,真的好比一组生机勃勃的绝美盆景巨作。

亿万年饱经风霜的母亲,今天,终于在儿女们的手中变了模样。我们为您编起绿色的屏障,织就柔软的盛装,您珍贵的肌肤再不会裸露,更不用遭受那暴风的摧残,狂沙的蹂躏。

我总想邀请五湖四海的朋友,邀请所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